分享:

阿联酋计划参与KF-21项目,韩国为何否认并不让报道?

2023-09-26 09:19 中国航空新闻网 看航空 专栏

9月上旬,多家国外媒体报道,阿联酋负责国防采购和生产的塔瓦尊经济委员会向韩国表达了参与KF-21战斗机项目的意向,并且愿意承担印尼拖欠的研发费用。

双方计划在10月份阿联酋总统阿勒纳哈扬访问韩国期间进行具体协商。

20230926_091623_000

01韩国公开否认

根据防务宇航(defense-aerospace)等网站的后续报道,真实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9月18日,韩国国防采办计划管理局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了相关问题,发言人崔京浩否认了相关的传闻,“经与各相关机构和部门核实后,该信息毫无根据。”他还补充道,“有关阿联酋直接提到与韩国开展KF-21合作的报道并不属实,考虑到与其他国家的国防工业合作事宜可能影响外交关系,我们要求你不要报道。”

针对此事,一些媒体评论表示,韩国的否认态度很有可能仅是为了维护韩国与印尼外交关系,并不代表韩国的真实态度和决策思路、也不会实质上影响韩国与阿联酋在KF-21项目合作上的接洽和推进。

此前的9月8日,韩国总统在印尼雅加达与印尼总统举行了首脑会谈,其中的主要事项之一就是协调推进KF-21项目的继续合作。韩国和印尼均声称,双方同意密切合作,圆满完成下一代战斗机联合开发项目。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新闻仅仅报道“阿联酋参与KF-21项目”,多一个合作伙伴分摊费用并扩大项目影响力,对韩国和印尼来说肯定是利好消息。但是相关报道还指出印尼长期拖欠KF-21开发费用,并声称阿联酋要取代印尼在项目中的地位,这显然对韩国和印尼两个国家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外交关系维系,都形成了负面冲击。

KF-21项目自合作以来,印尼由于经济窘迫,频繁拖欠支付研制费用。按照两国合作协议,印尼需要支付占比20%、预计总额约12.4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但从项目启动到2019年,印尼一度完全停止支付费用,韩国仅拿到了约660万美元。在多轮谈判之后,印尼才在2021年11月恢复支付费用;但相关的费用缺口,目前依然达到了7.49亿美元左右。

从整个印尼的国家财政背景来看,该国对KF-21项目的支持力度很难令人乐观。2021年,印尼的国家财政收入仅不到1378亿美元;而该国近几年正在推进的“阵风”和F-15ID两个战斗机采购项目,预计总金额就达到220亿美元左右。

20230926_091623_002

20230926_091623_003

2022年11月21日,美国印尼国防部长会晤后,印尼宣布F-15ID采购项目进入后期阶段,等待最终行政许可命令。

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KF-21这种不能立刻批量交付并形成实际战斗力的项目,在支出权重上必定要低于阵风和F-15ID。F-15ID项目中,印尼面临着的巨大支付困难,就正是美国和印尼长期争议的核心所在。

在现有的全球和本土经济形势下,印尼的财政状况不太可能出现极短时间内的爆发性改善。

也因此,韩国很可能不对印尼在KF-21项目上的费用支付能力持乐观、信任的态度。相对地,对于韩国来说,与阿联酋进行合作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与印尼持续合作。

02韩国与阿联酋的战略需求

以战斗机、军舰为典型,尖端技术兵器的高昂价格、长使用寿命、复杂繁琐严格的维护保障,都决定了跨国项目合作的持续性、深入性。一方面,这些兵器都是国家军事威慑和打击能力的实现基础;另一方面,它们在需要动辄数亿、几十亿美元起步持续性投入的同时,一旦遭遇关键部件和设备断供、甚至是远程封锁授权,就不可避免导致战斗力大幅衰竭甚至完全丧失。

这就决定了,尖端技术兵器项目的合作双方之间,必须达成程度非常高的战略互信以及无法避免的控制/依赖问题,而且这种作用在战略决策层面的影响,通常都将会是长期持续的。

因此尖端技术兵器的出口贸易,是对于国际政治军事格局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很少有其他贸易或者合作行为能实现相同的效果。

基于朝鲜半岛在二战后的历史,国土面积和人口都非常有限的韩国,其国家安全、甚至存在的基础,都严重依赖于国际政治的关注和干涉,这一背景从根本上决定了韩国在诸多领域的决策方向。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在军事工业领域不惜代价地推动先进装备的跨国合作研发与出口,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在通过引进技术提升本国科研工业水平的同时,实现与更多国家的政治外交利益捆绑,为自己换取更多的政治筹码。

20230926_091623_004

美国和阿联酋政治外交分歧导致的F-35出口冻结,很可能是诱发阿联酋决定与韩国合作KF-21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这种大背景下,韩国没有理由拒绝阿联酋的合作请求。阿联酋同样寻求与更多国家实现政治外交利益捆绑,获得更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更大的战略决策空间;除此之外,阿联酋还有更特殊的国情背景:

由于国情背景不同,经济富裕但总体工业科研能力不强的阿联酋,很长时期内主要是依靠大额采购订单来作为军政贸易的交换筹码。而技术能力上的弱势,使得阿联酋时常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作为阿联酋现有经济基础的油气资源并非无穷无尽,必须培育起足够发达的科研和工业能力,才能维持其远期的发展。

因此,近些年来阿联酋正在着力推动国家经济的转型发展;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思路,就是利用该国现在依然富裕的经济基础,吸引移民人才、收购海外企业并参与跨国项目合作。

对于包括先进军事装备研发在内、可以产生高附加值的各种尖端产业,尽量在阿联酋国内实现培育孵化,对外则竭力实现渗透、控制。比如阿联酋政府的投资企业穆巴达拉公司就曾经收购意大利比亚乔宇航,并推动比亚乔宇航放弃民用产品线,全面转型国防军用产品。

20230926_091623_005

相较于阿联酋,韩国是一个工业和科研基础好得多、而且近年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的武器技术输出国;同时韩国还是一个良好的中介国家,可以透过项目合作获得美欧的技术产品。与韩国在KF-21上合作,很符合阿联酋的整体利益。

03 KF-21的未来方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韩国和阿联酋之间对于KF-21的合作都应该保持期待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国会愿意放弃与印尼的合作。

目前韩国官方的相关否认表态,更多是为了消弭舆论措辞引发的外交风险。也许在不久的未来,KF-21就会悄然变成韩国、印尼、阿联酋三国联合研制项目。

责任编辑: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