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团队心愿:步入兔年,面对日益增多的新品研制需求,我们秉持航空报国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同时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面对新型号、新产品的研发:一方面,团队发展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立足于飞机全电/多电化的发展大背景,自力更生,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坚持创新,在日常的研发工作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新技术、新方法,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为主机提供更高性能、更高水平的产品。
经历了半年多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工作状态,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公司承担的某型机电作动器终于进入装配调试环节。
“开始做空载试验。”项目负责人党员姚叶明指挥道。“先加载额定电压,在电机低转速状态下观察运行情况。”接通加载信号后,机电作动器开始平稳运行。“把电机转速提高到两万转看看。”伴随转速上升,作动器内部却发出类似金属碰撞的噪音。党员突击队立即停止了试验。
为核实噪音来源,团队进行了多次空载试验复现,发现噪音来自齿轮传动组件。作为机电作动器的动力放大和运动传输部件,齿轮传动组件产生噪音意味着齿轮传动过程中存在大量机械振动,这将对机电作动器的高频响应特性造成极大影响,无疑会影响产品的使用。
随即,故障攻关小组在党员突击队内部迅速成立,围绕机电作动器异响开展故障攻关。小组首先对设计图纸进行复核,通过计算、复核公差链,排除了设计上的问题。他们向齿轮传动、轴承选用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请教与故障排查,小组认定,齿轮制造精度导致齿隙过大,从而产生噪音。
但齿轮传动组件含有多级减速齿轮,如何确定是哪一组配对齿轮的传动过程出现了问题?故障攻关小组想到了采用机械振动故障监测与诊断的方法,定位噪音来源。他们马不停蹄地采用音像设备,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噪音,通过对噪音进行频谱分析,找到了噪音的主要频率区间;再将噪音的频率区间与各级齿轮的振动基频对比,发现该噪音频率与某级齿轮的基频非常接近。旋即,团队将该级配对齿轮送至单位计测部门,经过定量测算,发现该级配对齿轮中某齿轮的齿根圆超差了0.2毫米。
至此,团队终于找到了故障来源。在换上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新齿轮后,机电作动器发出了平稳美妙的运行声,听着像润滑脂在齿轮间隙滑过的声音。面对平稳运行的作动器,党员突击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已是深夜,他们疲惫地走在寂静的厂区大道上,将奋进与拼搏瞬间留在挥洒无数汗水的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