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喜爱一个人,每天要做的事就比以前多了”,喜欢自己的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推开这扇门,可以看到航空工业制造院重点实验室一个个紧张而忙碌的身影。有与主机厂所联系的,有在设备前观察试验情況的,有与同事沟通工作进展的,对工作的热爱让大家沉浸其中,甘之如饴。
“创造价值就是解决痛点。”李怀学博士这样概括。作为离主机厂所需求最近的人,李怀学博士深深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主机厂大客户有制造大尺寸零部件的需求,这也是一个痛点。目前,我们通过国家重大项目技术支撑研制大型设备,研发了1.2米×1.2米大工件增材制造技术。”
“价值创造我认为也可以是科研成果的快速技术转化,价值创造能力提升首先是提升自我承接制造院规划重大专项任务的能力。”青年骨干刘琦说:“其实也不需要花大力气寻找机遇、创造价值,院‘十四五’规划经过各级评审,是价值创造的富矿区和指南针,我们可以锚定一个方向深度挖掘这个需求,提升新专业建设能力和产品工程化能力。在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积累上创造非我不可的价值。”
职工立足岗位创造价值,领导干部则谋划全局。制造院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明说,价值创造在效果上主要是指增量部分。一是从无到有的实现,为制造院带来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原有基础上的明显改进,为制造院实现效益提升。明显的增量与高速产出,都是价值创造不可或缺的要素。换句话说,就是想到就做、做就做成。“我们能想到的别人未必想不到,但在别人生产不出来的时候,我们要能生产出来!要在行动上比别人快,要在效果上比别人好!”
怎样能快起来,并达成目标?技术研发真正能够发挥作用是在工程应用和验证阶段,但在前期预研和攻关阶段需要很细致的思考谋划。譬如应用验证,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想有所突破,个人必须做好前期的预研工作,并在工程验证阶段锻炼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而分工合理的团队是实现应用的有力保证,辅以组织协调是在管理上创造效益,为团队做好保障,个人才能在价值创造中发挥最大作用;团队要把自己放在组织里,实现和组织战略目标的贯通。
想法怎样付诸实践?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用户需要,针对钛合金整体轻量化部件,以实现加工质量稳定、产能高速增长、成本进一步压降为核心目标,着手从扩充功能和提升技术水平两个维度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在自主研发激光加工装备时,激光加工团队通过“试验验证—问题反馈—装备功能性能改进”的方式对装备迭代升级,提升装备成熟性的同时在型号产品中加快验证;通过院内自主工程,南通激光车间在2022年扩充了激光切割、激光清洗、五轴激光焊接等自研的高端激光加工装备,从单纯的激光焊接变成了集激光清洗、激光精密切割、激光精密焊接于一体的激光综合加工车间;借助制造院工艺装备一体化技术优势,攻关研制出激光焊缝跟踪系统,代替人工示教大幅提高了激光焊接效率;在产品研发前开展多种技术路线的成本分析比较,充分了解新技术的适用范围,打好新产品的成本优势根基……
如果觉得日子无趣,那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喜欢的事。心中充满欢喜,人生会丰富、事业也会变得更广阔。制造院重点实验室鼓励科研人员找到喜欢的领域持续发力,快速将产品做到有价值的阶段,再把价值放大,为国防科技工业特种加工技术和产业发展做好支撑,如疾风策马,只有“会当凌绝顶”,方可“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