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空工业特飞所:安全生产“1235”吹响决战“冲锋号”

2022-12-23 15:03 中国航空报 梅春艳

中国航空报讯:深冬的凌晨4点,陈亮早早来到艇库,为即将进行的浮空器外场留空试验做着各项检查与准备。“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让所有的努力一失万无”,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陈亮,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安全带班领导,他对外场安全管理提出“五个一”,即每天一次班前会、一次班后会、一次安全工具检查、一次危险隐患巡查、一次台账更新,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压细压实。

在决战四季度的关键时期,航空工业特飞所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决策部署,锚定安全大目标,做好生产细微事,推进“1235”工作机制,做好提级管理,为吹响决战“冲锋号”把舵定向。

坚持“一个闭环”,即导入PDCA管理模式,循环迭进中阶梯式提升。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紧抓关键时间节点,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以安全生产状况评价为抓手,全方位查找强化薄弱环节;对照特飞所安全生产考核要点自主开展考核,及时补齐年度工作短板,使安全生产工作条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真正实现“闭环”管理。

抓牢“两条主线”,即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两条主线”,实行“归零”原则。特飞所结合安全生产三年整治专项行动,制定了《近三年集团公司试飞安全检查问题“回头看”和通飞公司“十二查”自查方案》,并形成了 “一台账三清单”。针对“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领雁”AG50轻型运动飞机、AS700载人飞艇以及浮空器等型号外场试验试飞,紧盯重点项目,盯紧关键环节,进行梳理、分类、专项排查,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构建“三位一体”,即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治理专项排查三者有机融合。所长与基层单位负责人、项目团队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进一步拧紧“责任”链条,压实“责任”主体,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肌体细胞”里,发挥各自对稳定安全生产形势的优势作用,相辅相成,形成了“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推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聚焦“五个重点”,即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时间进行共性梳理和个性分析,严格领导跟带班,实行“全时段、全区域、全要素”覆盖,做到现场监督不断线。

特飞所坚持领导责任“零缺位”、隐患排查“零死角”、整改治理“零放过”、再回头看“零防弹”,将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指示落到实处,真正以安全生产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责任感,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inter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