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转眼间2022年已近尾声,完成全年各项科研生产经营任务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航空工业沈飞为确保疫情防控与科研生产“两线战、双胜利”,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国企姓党”、牢记“国之大者”,站在加速建设一流企业、打造一流装备、服务一流军队的高度,全面对标“十四五”规划年度任务,坚决落实客户合同履约目标、航空工业考核目标、上市公司发展目标、发展规划落地目标,聚焦又好又快产品实现和拉动主价值链升级发展,公司32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6100多名共产党员以习近平总书记给航空工业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回信精神为统领,以纪念罗阳烈士殉职10周年为契机,以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为载体平台,锚定任务、开足马力、勇毅攻坚、团结拼搏,坚决打赢2022年高质量发展“收官决战”。
试飞牵引 急先锋攻坚斗严寒
作为全公司科研生产的最后关口,试飞站批产交付、科研试验和接装任务“三重任务叠加”,三项任务共同点就是一个字“急”。急在保障连续试飞,急在处理调试故障,急在产品交付部队。面对空前的任务压力和疫情防控责任,试飞站党委组建了勇挑大梁,攻坚克难的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计划周详、严谨细致的巾帼突击队;敢想敢冲、敢为人先的罗阳青年突击队;保障生活、甘于奉献的罗阳志愿者服务队。
12月12日22时,飞行夜航刚刚结束,发动机试车的轰鸣声仍在继续,机库内依然灯火通明。“有任务!”已经忙了一天的试飞站喷漆大队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队员们,看着正缓缓推进机位的“大家伙”又鼓起了劲头。为了能给后期调试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近期多架次飞机的整机喷漆任务都在竭力缩短工期。在刺耳的打磨声中,突击队员们又匆匆换上喷漆防护服,佩戴好防护面罩,快步走向自己的站位,承担起喷漆工作中最费力、最难操作的任务。
第二天早6时,试飞站二大队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的队员们已经为今天的飞行任务做好了准备。而就在一个多小时前,他们才刚刚走出燃油试验场。由于前一天晚上某架飞机燃油系统出现故障,极有可能影响第二天的关键工序,队员们为了不耽误生产任务,连夜协调工艺人员,共同研讨排故方案。此刻室外气温零下20摄氏度,刺骨的寒风早已将队员吹透,他们却仍然拿着工具,紧握着头灯,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每一项检查。通过抽丝剥茧的故障现象对比,分析潜在原因,队员们终于精准定位,一举排除了故障,并顺利完成了剩余的燃油工序,此时手表指针已近凌晨4时……回到机库,几位突击队员就在休息室的椅子上睡着了。
总装攻坚 全厂协调力保运转
37厂是军机总装厂承担的交付任务至关重要。作为厂内生产运营的“大脑”,生产计划室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在排产中,充分考虑各站位工作条件要求,结合站位计划、配套情况及工艺流程特点,合理调配工序安装顺序,将部分工序前移或并行,以达到缩短整体工作周期的目的。突击队员们从现场飞机生产瓶颈问题、重点缺件风险预警、零件、成品质量问题跟踪、标准件配套补包、器材缺件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依托厂内信息化模块,第一时间处理预警问题,为现场生产节省了宝贵时间。技术室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的队员们在匡志华的带领下,持续开展业务流程梳理、数字运营平台开发等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依托匡志华党员创新工作室,开展部门信息化平台自主建设。通过统筹业务信息化平台数据、汇聚业务流程信息,面向多部门、多领域的不同需求,设计管理监控视图,关注业务瓶颈,起到了风险预警、规避盲区、促进沟通、提高效率的管理效果,实现部门基于数据的科学管理。
年关将至,37厂内多型号飞机迎来总检、军检以及交付工作,同时试飞站交装工作也进入高峰期。生产工段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负责外场排故的队员们,顶着刺骨的寒风,与兄弟单位同志们奋战在一线,确保问题不过夜。
外场优先 坚决保障装备出勤
客户服务部外场保障人员围绕全年外场保障任务,全力攻坚“收官”决战,高效履行保障装备完好、满足任务需求、助力战力提升的使命任务。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上,客户服务部技术员、驻点点长、共产党员孙奇拎着沉重的备件箱,艰难地向两位电缆工和两位铆工布置今天的任务,他已经在这样空气稀薄的条件下工作了半年之久。为了加速贯改工作进度、保证明天任务装备正常出勤,他们忍受着昼夜20几度的温差,在露天环境下从上午9时一直奋战到午夜23时……
在浙江嘉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回信精神感召的外场临时保障团队,不断克服新冠疫情对人员物资的隔阻、临界大修装备的故障频发、技术通报亟待机群贯彻等困难,每天封闭驻守在外场,向6个月停飞不超过28天发起挑战。在客户服务部技术员、驻点点长、入党积极分子王一凡的带领下,10名保障人员用诚信、务实、高效、奉献的实际行动,快速响应用户需求,高效排除问题故障,始终保持着保障机群停飞最多不过3天的骄人成绩。
在祖国广阔的海疆,舰载机作为航母的核心战斗力量,每次起降都备受关注。每天演训任务一结束,客户服务部副主任工程师、共产党员张国军作为舰上保障团队的带队领导,都要跟用户对接装备使用情况,时刻配合用户保障舰载机最优状态。10年时间里,舰载机保障团队的每位成员都秉承着“航空工业英模罗阳烈士”的精神和遗志,始终陪伴着也见证着舰载机群和三艘航母的成长和壮大,保障着它们利剑出鞘、所向披靡。
多维发力 不获全胜誓不罢兵
面对2022年全年科研生产任务的交付节点和新冠疫情反复的“双重挑战”,41厂党总支闻令而动、执令而行,迅速成立了由74人组成的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突击队组织两班倒攻坚大干,24小时不停机,派专人跟踪关键零件的落地执行,聚焦产品交付。截至12月中旬,累计完成工时同比去年增长10.3%,完成临时急件生产任务117项,全面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计划任务。
面对某梁类零件热处理加工项目的加工周期长、交付数量多、工期要求紧等难题,突击队立即组建了由技术室主任王新宇带队,以康冲职工创新工作室为主,热处理工段杜鹏、张鹏等生产骨干积极参与的专项攻坚小组。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善装炉方式、重新梳理生产流程等方式,极大缩短了零件厂际周转次数和时间。通过技术创新、群策群力,缩短3天加工周期,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靶心一致精准考量“后墙不倒”
数控加工厂党委锚定批产机型任务和新研机型任务“叠加”的严峻考验,以罗阳精神为牵引成立了多支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使航空报国精神和罗阳精神在一些生产中发挥出强力推动作用。生产计划室和管控中心作为牵头部门,第一时间发挥突击队作用,对标生产一线和后勤工作需要,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围绕现场状况每日召开会议,对刀具、材料配送等进行调整。
年终决战期间,从对标精准计划到材料投产落实、从物料库房接收投产到外协沟通协调,从后勤保障到领取发放,突击队员们密切配合,确保一线任务正常运转。为确保新研机型按计划推进,该厂成立了由技术副厂长牵头的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要求全体技术人员全力配合现场任务,力保新机研制节点。刀具储备不足,突击队员就按照现状新编加工程序;工装不够平整,突击队员就修改加工工装……一条条问题被逐一解决了。通过技术部门和生产单元的有效沟通和协同工作,解决了多项产品首件加工慢、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使新研项目产品顺利实现投产、加工和交付,保证了新机研制整体进度节点“后墙不倒”。
罗阳是一个英雄的符号,更是一面指引方向的丰碑和旗帜。面对年终收官决战的急难险重任务,沈飞罗阳共产党员突击队将持续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打赢2022年公司改革发展“收官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