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决策保证”为科研工作的稳定发展做好方向引领。在党建工作中,把参与中心工作重大决策和保证重大决策的实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承担起为中心工作发展“把好关”“定好向”的责任。在决策过程中,靠调查研究形成科学决策,靠规范程序促进科学决策,靠民主集中实现科学决策。
技术创新离不开一代代航空人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传承。航空工业航宇党委在强化技术创新的组织保障上想办法,结合集成专业特点,组建以党员专家为先进代表的专业带头人队伍,进行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培养;以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为牵引,设立技术创新基金,落实奖励机制,通过开展“甜点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和项目培育等,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成立党员创新工作室,进行生产瓶颈问题攻关、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和知识成果“孵化”,加快高技能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以提升员工解决复杂性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参与技术创新的要求作为党内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推动创新工作成效作为评价基层党支部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充分检验。
党员担当在解难题中锤炼本领
要将“党员就是要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这句话铭刻在全体党员心中,为此,航宇党委成立了以技术带头人为核心、党员为主体的新技术研究、技术规划、产能提升、工艺改进、高效能研制创新团队等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主要做法是在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创新点上,依托自身科技实力,自主探索,开展项目立项和创新实践,加大研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保障与技术状态管控力度,通过对设计方案、工艺方案、技术装备等仿真与验证,不断提高航宇各类产品的技术能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充分调动党员引领职工群众攻坚克难、创新创造的力量,从而实现党员和群众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真正的难题中锤炼党性、增强本领、提升自我。
人才培养让创新脉搏更加强劲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贯彻科技强国战略,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现阶段,要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同时还要明确人才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为实现救生装备制造技术智能化发展,航宇始终将新机研制作为员工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把技术创新与研制一线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构建“牵头—骨干—后备”层级的课题研究团队,促进技术创新和传承,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将重大项目研制实践中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采取定期培训、单元一线实践锻炼等方式,逐步将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培养成技术专家带头人,保障航宇技术创新团队“脉动”式发展。
航宇党委始终坚持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发展方向、遵循原则与发展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航宇党委积极调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科技人才汇聚在党的旗帜下,激发其创新创造创业活力,通过实施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广纳贤能,把各方面人才聚焦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事业中,夯实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总方针路线,努力做到让党建工作为航宇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