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航产融举办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介绍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
近期,在监管部门的连续表态下,低估值的中字头企业受到各方高度重视,中航产融股价在12月5日出现涨停,市场关注度大幅上升,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积极响应国资委号召,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
2021年,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1年投资者沟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推动上市央企增强价值创造能力,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传递公司价值和讲好央企故事的能力。2022年以来,中航产融已在年度报告及季度业绩披露等节点举办4次富有成效的业绩说明会。业绩说明会的连续组织,反映出公司期待与投资者交流,重视投资者利益,致力于持续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
此次交流会上,中航产融提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0.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3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45.36亿元,单季度同比上涨2.52%。从2022年的发展来看,中航产融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以“立足航空产业,运用科技赋能,致力于成为一流的产业-金融集成服务商”为发展定位,以产业金融和综合金融为两大业务方向,持续优化经营布局与业务结构,助推公司实现高质量稳健发展。今年年中,中航产融参与投资的中无人机和超卓航科登录科创板,并在上市首日股价大涨,两家公司均为军工子领域的头部企业。
低估值央企受市场关注,公司估值有望获重估
低估值央企是近期市场的焦点所在。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标志着改革步入深化新阶段,后续不排除会有新的顶层设计出现。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给予了中字头企业估值修复的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资委也在11月提出“乘势而上开展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标志着国企改革作为长期性工作即将进入深化新阶段。
多家券商与近期发布了关于央企投资逻辑的研报。其中,兴业证券提到,央企对A股流通市值占比接近25%,且多分布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当前央企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底部,股权风险溢价也已升至历史高位,配置性价比凸显。国泰君安认为,央企的内在价值并未被市场充分认知并定价,在历史性低估值的基础上,配合多方合力推动,国企改革确实有望成为2023年的投资主线之一。
金融行业中,存在较多低估值央企,近期包括中航产融在内的多只金控个股大涨。对此,华西证券认为,综合之前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结合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需要和外部市场环境特征,加强对资本的科学布局,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既能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降准的进一步推动下,因此,像中航产融这类估值较低,具备集团内业务整合能力、投融资功能的央企金融平台(包括产业投资、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及保险公司等),有望获市场重估,市场投资逻辑面临重塑。(内容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