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质量发展 航空工业机载在行动

2022-10-28 14:40 中国航空报

中国航空报讯:航空工业机载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

在航空工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主机厂所的大力支持下,航空工业机载和各相关单位的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和行动,大力推进以事业部为平台的专业化整合工作,基于专业及供应链协同,组建专业化事业部,初步形成了专业化整合下全新的管理架构。

南京机电:做深做实加速专业化整合

机载液压、燃油与环控系统事业部2022年按照做实六大体系的总体思路,结合机载事业部实体化运营指引,全面推进15个业务域实体化运营相关工作。推进工作首先从重策划入手,在部务会、事业部、南京机电不同层面,开展宣贯,统一思想,梳理事业部相关业务管理职责,形成各类制度文件和管理流程20余项。

在与主机协同发展中,事业部发挥团队优势,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验证。与主机厂联合建设集成交付中心,聚焦主机客户需求,深度做实集成交付,不断拓宽协同广度。针对事业部各单位在工艺技术方面的迫切需求,组织关键工艺技术攻关,成立联合工艺攻关团队及专家库,解决生产制造领域关键工艺技术问题,实现技术资源共享。

 自控所:担责尽责抢抓发展新机遇

作为机载GNC事业部的牵头单位,航空工业自控所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挺在一切工作的最前面。自控所党委采取红色研学、视频领学等方式,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自控所及事业部各成员单位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作用有效发挥,引领各单位各项工作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有序推进。

把“三项授权”落实落细到事业部全业务域管理之中。为进一步做实事业部管理,制定相关制度13份,持续推进从“三项授权”到全业务域管理的落实执行。把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落实到合作共赢上。聚焦产能短缺,事业部完善协同制造体系,持续加大制造转移力度,有力支撑部分成员单位收入增长。把技术突破长远布局锁定在增强发展动能上。

面向前沿技术突破,设立突破专项奖,“融孵投”一体化创新孵化器日臻成熟。规划产业协同、资源布局、统筹资源,拓宽事业部及成员单位产业方向,为做实做强做大事业部提质加速。

上电所:谱写事业部专业化整合新篇章

航空工业机载座舱系统事业部自成立以来,牵头单位航空工业上电所与上电、长风、太航、模拟器等成员单位秉承“联合、协同、创新、共享”的原则,推进大开放格局下的专业化整合,深化事业部的实体化运作,以“建设世界一流航空电子系统供应商”为目标,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蝶变升级之路。

运营治理体系得到新提升。明确事业部三级制度体系,制定部务会议事规则、权责清单、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配套制度清单,健全事业部规范有效运行制度机制,明确重大问题决策界面责权分工;优化构建运营组织,建立“总联络人+联合团队”工作机制。

六大关键业务形成新跨越。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实现事业部规划对计划的刚性约束;举办座舱系统事业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凝聚事业部创新合力,加速成果转化;以系统级项目为牵引,统一研发体系和流程,提升复杂系统的正向设计能力;成立市场联合团队,集中优势资源,开展系统级产品争取,确保项目占位。

主辅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成都方向建立“研发/生产/服务保障一体化”协同模式;与直升机所等多个主机成立IPT团队,实现与主机业务深度融合。

电源:打造共赢模式提升核心能力

电力系统事业部成立3周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在主机单位的集成交付中心依次成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地区服务保障中心、民机工程中心全面布局,一条成为“航空电力系统集成供应商”的发展道路正加速铺开。

探索最优机制,强化系统保障。从与主机单位签订框架协议,到联合定义、联合设计,再到制定研制计划、方案评审、研制汇报,电力系统事业部逐步推进“事业部+集成研发”,通过成立联合团队,统一计划管理、研发管理,强化资源保障,实现研发高效协同,相互支撑。

业务高效协调,提升运营效率。电力系统事业部全力构建“1+4+N”发展模式,通过“1个牵头单位+4个成员单位+N个区域中心”,着力打造创新型企业集团。通过制定主辅机协同、全面质量提升、实体化运营3条主线,在规划体系、创新体系、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保障体系、主辅机协同体系等6个方面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电力系统事业部突出技术创新,开展“共性+特性”协同研究,紧抓质量提升工程主线,上下联动、主辅协同,系统提升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经过前期的磨合,电力系统事业部已在内部构建起统一的航空电力系统基础平台,促进系统集成能力生成。

计算所: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航空工业计算所聚焦党的建设,围绕现代企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科技创新、对标国际一流等方面科学部署、不断创新、扎实推进,按期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目标任务。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管理效能上实现新气象。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化重大风险防控体制,在风险防控上实现新提升。计算所确立了以“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为目标、内部控制为抓手、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为原则的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各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构建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加强职工“能进能出”实施。

 

责任编辑:inter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