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有战斗力。2022年,航空工业制造院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这样有信仰、有战斗力、永远年轻的党支部。
坚定信仰者 炽热理想者
“有一天,我要用自己造出的零件护航战机,翱翔蓝天。”2022年6月,如期转为正式党员的张明扬,更加笃定了儿时的梦想。他曾因视力不达标而落选飞行员,如今换了一条跑道,继续航空报国。
引导广大党员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航空报国的炽热践行者,是制造院党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的目标。在制造院重点实验室、质量安全部等党支部,“三会一课”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党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
在革命圣地,在攻坚一线,在党史课堂,在竞赛现场,各党支部学习“四史”,形式多样。大家在学习中浸润心灵,在思索中滋养灵魂,在领悟中热爱所爱,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不懈攻坚者 执着攀登者
“激光加工技术的魅力在于其无限的可能性。”制造院首位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孙汝剑博士,正在专业领域创造无限的可能。
对孙汝剑来说,做科研,型号攻关,发表论文,水到渠成。工作未满3年,聚焦残余应力对结构疲劳的作用,探索疲劳增寿关键技术,发表SCI、EI、重要国际会议论文11篇。孙汝剑说:“这得益于党支部‘高能’沙龙平台,我们在这里碰撞思维火花,宽松的环境让我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102所党支部设立面向前沿技术探索的技术创新部,破除考核束缚,让科研人员全身心聚焦科研。一年来成效初显,他们已储备了6个研究方向。
搭建以党员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广复制“沉浸式”创新团队模式,发布实施“青年托举计划”,制造院党委着力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人才高地,彻底打通党建工作与创新链条,推动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党建赋能科技创新正在实现。各党支部承诺践诺,引导党员带头,聚焦关键问题攻关,“沉浸式”创新环境让科研工作者全情投入,切实以科研生产经营任务完成情况、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客户满意度检验党建工作成效。赋能科技创新,各党支部划出新命题。
使命担当者 忠实实践者
5月7日,制造院自主封闭管理第二天,102所党支部4支突击队火速组建。在党旗下,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郑重宣誓,保障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淬炼成钢,党旗飘扬。深蓝、辉光党员突击队,蓝焰、远峰青年突击队,复合材料零部件事业部志愿服务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对航空事业向往之、奔赴之、笃行之。
关键时刻最大程度凝聚职工思想共识,不断提升党组织的领导力、向心力、凝聚力,各党支部不断提升战斗力,做“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者、航空强国事业的忠实实践者。
复合材料零部件事业部党支部有70%的员工进驻封闭管理区,实现了均衡生产;园区服务中心党支部兑现“后勤到位、后盾不倒”承诺。重点实验室党支部、102所党支部的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交付,是政治任务”的使命担当。质量安全部党支部的王天祺,主动进驻封控区,主动服务上门,把好交付的最后一道关。排除万难为使命而担当,这就是制造院先进基层党支部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