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航产融奋力在服务航空科技创新中 贡献产融力量

2022-10-14 15:46 中国航空报 姚江涛 丛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民族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航空科技创新肩负着履行新时代强军使命,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履行新时代强企使命,支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历史使命,使命光荣、挑战空前。中航产融作为航空工业的产业金融平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更加紧密地融入国家战略,与科技创新同频,与产业发展共振,从产业金融视角探索与实践助力航空科技创新的新方法与新模式,为服务航空科技创新持续贡献产融力量。

提高站位,将服务科技创新作为产业金融的重要使命

产业金融,是产业与金融的紧密融合,是以产业为依托发展起来、围绕产业需求痛点提供体系化服务、打通产业血脉经络的金融业务。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中航产融作为“产业金融国家队”,只有找到在科技创新中的使命定位,才能更好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更好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有力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

服务科技创新,是产业金融面向新时代的重要使命。进入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科技和产业对金融的需要更加迫切,同样,现代金融也迫切需要与科技、产业紧密融合,打造第二发展曲线,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因此,中航产融以服务科技创新,特别是航空科技创新为己任,拥抱新机遇、承担新使命、直面新挑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服务科技创新,是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抓手。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产业金融要更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就必须更精准找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即科技创新。突破一个关键技术,往往能够创造一个细分行业,进而盘活整个产业。中航产融只有找准服务航空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抓手,才能更好助力和推动航空产业解决短、卡、控问题,赋能航空产业发展。

服务科技创新,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金融服务的内涵、方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运行和产业变革的难点、痛点、堵点在哪里,金融资源就应该重点配置到哪里。科技创新毫无疑问是牵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中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把握规律,深刻认识产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

百年大变局加速演变,如何把握产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规律和作用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只有找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痛点,着力提升对真正的先进技术、创新的独角兽的鉴别力,积极探索产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助力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

灵活多元的金融手段可丰富科技创新融资渠道。产业金融围绕特定产业的科技创新,可以综合运用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科技租赁、债券融资、知识产权抵押、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产业发展。比如,鼓励供应链金融公司通过产业链进行投贷联动、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鼓励保险资金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等。在财政投入作为底层支撑的同时,充分发挥金融业务优势撬动民间资本,丰富科技创新融资渠道。

差异化投资模式和深耕产业优势更好助力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新进程中不同时期对资金需求不同,金融工具的择用也不尽相同。例如,在研发阶段更多地应用风险投资提升投资效率,在技术具有一定成熟度阶段引入产业基金加速成果转化,通过灵活的金融工具应对不同时期资金需求,可有效分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风险。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等金融工具深耕产业发展毛细血管,通过创新金融模式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金融需求。比如,供应链金融支持产业链投贷联动、企业订单融资、存货融资,金融租赁支持销售与经营租赁等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为其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高效运转的金融机构有效精准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现代创新理论,阐述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指出金融类指标与产业间发展有明显的关联,金融机构的高效运转可有效精准地支持优质的科研项目,进而推动全行业进步。金融在科技与产业间承担纽带作用,通过资本的力量助力科技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蓬勃发展。通过建立健全金融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估值体系,探索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衍生品等举措,可以推动更多资本畅达科技创新领域。

练好内功,奋力开创产业金融服务航空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当今世界正经历深刻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航空科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航产融全方位系统性对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围绕航空主业发展的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与多个高科技项目精准对接,深入推进一揽子金融服务,充分发挥产业金融助力科技创新的功效,全力为航空产业的科技创新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

在支持体系方面,围绕企业和项目发展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持创新发展的资金链“多级火箭”,形成“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和三角互动,助力航空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稳固升级。中航产融依托航空产业投资、综合金融、航空相关产业投资三大业务平台,以打造体系化服务为目标,针对集团主业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建立与之相应的各类金融产品协同机制,提供涵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投资服务、财资敏捷的综合金融服务和全产业链的投融资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体系化、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在支持内容方面,以“聚焦新装备、聚焦新跨代、聚焦新超越”为指引,立足“航空强国”初心使命,围绕“强链、补链、自主可控、跨代超越”,全面支持航空科技创新。对内,中航产融围绕航空产业发力高科技、硬科技、“卡脖子”等战略性领域投资,积极践行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探索与科研院所设立航空科技创新孵化器,将相关创新项目通过委托研发、成果转化等方式移植到平台孵化,致力航空科技创新领域新突破。对外,中航产融作为对外投资平台,持续关注挖掘及引进颠覆性前沿技术,投资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军工元宇宙等与航空产业相关的新兴技术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将前沿技术引进、应用于航空工业体系,助力集团跨越发展。

在支持形式方面,承接集团“投资融资创新平台”功能,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金融创新体系。中航产融积极探索利用信托制度服务航空主业,围绕数据信托和数字信任机制创新,设立“航数空间”项目,将数据信托制度安排应用于航空产业链供应链的数据要素及数据资产管理过程中,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依托现有基金改造设立航空先进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专门、重点支持航空工业集团内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围绕主机厂、研究所的科研预研项目开展投资,促进预研项目由技术向产品或由产品向商品研发转化。此外,通过组建混改公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支持举办航空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从源头精准对接科技创新。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责任要有新担当。未来,中航产融将支持孵化一批优质初创企业,加快推动增资、混改、引战、上市步伐,开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金融支持航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围绕航空工业党组“创新决定30条”和“五大创新行动”,我们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为航空科技创新持续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in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