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动“质量月”,喜迎二十大。刚刚过去的中国航发“质量月”里,航发人聚焦科研生产重点任务,围绕“标本兼治解决问题,全力保障飞行安全”主题谋划工作,铆足干劲、提质增效,强化“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行动力,燃动攻克难关的热潮,营造质量提升的氛围,为加速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提供强劲动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精心组织重点突出 教育培训激发动力
从科研院所到生产一线,一派忙碌景象,“质量月”活动的生动实践正在进行。“质量月”启动以来,中国航发研究院、黎明等单位迅速行动,落实集团要求,精心策划组织,结合实际、创新形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进各项活动取得实效。
聚焦质量问题归零,中国航发东安、哈轴等单位组织开展了归零问题“回头看”,查摆质量问题原因、跟踪问题改进实效、固化归零成果,做到质量问题定期“晒”、突出“晒”、持续“晒”,促进措施落实到位、落地见效。
聚焦质量管理提升,中国航发涡轮院、轻动等单位开展了“质量工作怎么看、怎么干”大讨论回头看,引导员工加深对质量制胜要求的认识,反思不足、主动作为,切实保证质量改进行动落实见效。
聚焦质量文化培育,航发科技、航发动力等单位充分利用基层班组看板开展宣贯,举办质量道德讲堂,质量工作要求、质量工具应用、质量警示案例等内容一目了然,浓厚的质量工作氛围,让“一次把事情做对”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干部职工提升工作质量的主动性。
标本兼治提升质量 持续加强质量管理
在中国航发商发,广大干部职工把优质高效交付、加速长江系列发动机自主研制作为迎接盛会的实际行动。他们紧盯质量工作目标,积极组织设计、工艺、试验、材料、质量、服务等专业人员开展质量工具方法实践应用,加快解决质量问题。
在中国航发动控所、燃机、长春控制、北京航科、长江等单位,一场场问题归零研讨、一次次工具方法分析、一轮轮典型案例分享,掀起了“质量月”活动的热潮。思想的碰撞充分调动了全员改进质量的积极性,优化了问题处理流程,促进质量保证能力提升,凝聚起共同提升质量的共识。
中国航发贵阳所、黎阳动力、红林等在黔单位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打好疫情防控、质量提升“组合拳”,科学谋划科研生产,开展质量专项检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的影响,确保复工复产后产品质量稳定。
对标“六个100%”要求,中国航发中传开展了“喜迎二十大、挑战零缺陷”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各生产制造单元明确目标、认清差距、协同作战,实施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推动实现“六个100%”目标。
攻克难关提升能力 助推年度目标完成
连日来,中国航发动力所、航材院等单位型号团队狠抓技术攻关,开展“成功树”保障分析,加强质量工具方法应用,集中资源对重难点问题开展攻关,确保各项任务“一次成功”,促进技术持续提升。
着眼质量改进成果应用,中国航发动研所用好质量问题一本账,完善问题信息数据库,将质量管理要求和方法融入流程中,有力促进归零成果的分享与利用,持续推动质量管理从整改向预防转变。
对标用户需求,中国航发南方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与供应商联合开展“质量月”活动,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
强化过程监督管控,中国航发西控科技围绕设计生产全流程实施精准检查改进,通过设计工艺互查、客服与装配互查、采购供应与生产互查,促进查漏补缺、问题解决,保障年度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