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凡十年: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022-09-30 09:36 中国航空新闻网 航空工业 专栏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持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从重速度、重数量、重规模,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奠定了我国质量工作发展的主基调。党的十九大明确将“质量强国”作为国家战略,提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为有效落实“质量强国”战略,航空工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牢固树立“质量是航空人的生命”理念,强化质量责任担当,关注质量效能提升,持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航空工业将质量作为“打造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的重要支点,花大力气、下狠功夫,更加注重质量工作机制构建、模式方法应用、管理资源整合的协同联动,质量工作自主性、系统性、创新性得到提升,逐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式的质量工作格局,探索一条符合航空装备科研生产实际、适应航空装备发展需求、具有我国航空工业特色的质量发展路径。

这十年,是航空工业质量工作蓄势以待、厚积薄发的十年。

厚植质量文化,营造质量氛围

新中国航空工业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航空产品,质量第一”的方针。这一方针融入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成为航空工业的“质量基因”。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在传承中汲取精髓,在发展中凝练共识,提炼确定了“生命至上、用户第一、质量制胜、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围绕质量愿景、质量战略、质量方针、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行为准则等方面,构建了体系化的质量文化。建立了“一把手”主抓、多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宣贯机制。树立质量形象、传递质量信任、提高质量凝聚力,打通了质量文化由理念转化为行为的实施路径,全员质量意识普遍提升,为质量工作的长远、稳态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完善质量制度,健全工作体系

航空工业始终坚持以制度为基石,随着质量工作不断发展,由以实物质量控制为主的专项制度,到覆盖全面质量管理要素的多元化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了现代化的质量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航空工业各层级质量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进一步健全“三级一体”的质量职责体系,建立“业务谁主管,质量谁主抓,责任谁承担”的质量责任机制,深化质量激励与责任追究,实现了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这十年,是航空工业质量工作彰显特色、探索创新的十年。

稳根基,构建航空特色质量管理体系

航空工业基于行业特点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瓶颈与短板,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整合GJB9001、IAQG9100以及适航规章等有关要求,形成航空工业集团质量管理体系(AVIC-QMS)。同时,引入CMM模型,建立基于过程域评价,涵盖8个过程、4500个评价点的AVIC-QMS评价模型和准则。形成由一项顶层体系要求、一项评价办法、八套评价准则、一项奖惩制度构成的AVIC-QMS评价体系。经过十多年的推进,评价得分逐年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得到改善与提升。

近年来,为适应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化质量体系建设,航空工业结合AOS流程管理和标准提升工程推进,按照“一个体系、分层建设”的原则,探索构建航空工业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全集团自上而下、覆盖航空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完整链路的形成,输出一套统一、规范的航空工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现航空工业整体质量管理能力提升,为航空工业质量稳态发展的新局面保驾护航。

求突破,探索航空特色质量管理模式

航空工业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方法,结合我国航空工业科研生产实际,构建了基于风险预防和过程管控、以航空工业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VIC-APQP)为核心的质量保证模式,促进质量活动前移并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质量管理由被动救火向主动预防转变。建立AVIC-APQP技术框架、技术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按照“点-线-面”的总体策略逐步推进,在应用验证中不断完善技术框架和三大体系,推动质量要求与研制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逐步实现以AVIC-APQP为核心的质量保证模式全面推广应用。

这十年,是航空工业质量工作全面提升、追求卓越的十年。

需求牵引,目标导向,全面推进质量提升

航空工业在坚守质量底线的同时,积极寻求拉升质量高线,系统、深入地开展质量提升工作。“十三五”期间,航空工业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机关有关要求,在全集团范围内策划开展航空装备质量综合提升工程,取得实效。

2020年,为贯彻党和国家关于质量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新时代航空强国战略关于卓越竞争力的总体要求,航空工业党组决策启动实施航空工业全面质量提升工程。强化“质量是航空人的生命”的理念,以航空工业质量全面提升为目标,推进“质量文化”“质量体系”“瓶颈突破”“用户放心”“精品塑造”和“基础能力”等六大专项行动,实现设计、制造、试验、服务、管理五个优质,三年治标、消除存量问题,五年治本、用户明显满意,打造航空工业卓越竞争力,简称“116535”质量提升工程。同时,按照“顶层设计、分层推进”的基本原则,建立上下联动的落实、监督与反馈机制,确保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形成全集团上下“一盘棋”的质量工作新格局。

航空工业全面质量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制度机制有序完善,问题解决更加高效,质量基础愈发坚实,有效提升了航空装备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

对标一流,创先争优,持续打造航空精品

航空工业积极推进质量工作“对标-跟进-引领”的发展路径,持续练内力、强外力、聚合力、挖潜力,发挥标杆引领和榜样示范作用,持续打造航空精品,以先进标杆带动全集团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基于质量发展基础和态势,对标航空装备全寿命质量工作要求,建立以高水平考核目标为牵引、以合理化考核评价模型为手段、以客观质量数据为支撑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持续强化考核力度和引导作用。建立精品组织和型号培育机制和评价模型,在全集团推进精品培育、打造行业标杆,在历届中国质量奖评选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成飞、西飞、成都所、导弹院、中航光电、航标、中航富士达等7家单位,王刚、方文墨、薛莹、秦世俊等4名个人,先后累计获得12项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航空工业质量事业十年奋进、行稳致远,在新形势下承载起新任务,在新时代中迎来了新发展。面向未来,航空工业将继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推进质量事业开启新的征程,以更加昂扬的新姿态,全力保障我国航空工业稳固发展,有力支撑“航空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责任编辑:in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