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稻城,被称之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它的自然之美是很多人的心之向往,但它的海拔之高带来的高原反应,却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8月,航空工业航宇“战狼”党员突击队的52名队员,一路风尘,直奔稻城,开展某型弹射救生系统高原鉴定试验。这是突击队第二次进高原,也是在海拔更高,不可预见困难更多的情况下开展此次试验。全体队员本着“海拔高士气更高,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和意志,克服疫情与高原反应的双重影响,出色完成任务,确保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留下了一帧帧朴实生动却撼动人心的画面。
全力准备上高原 “战狼”高温忙不休
由于此次高原试验与以往有所不同,试验地点海拔更高,加之疫情影响,很多不确定因素及风险倍增。因此,试验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显得更为周密。
7月31日,“试验准备联络工作群”在微信上线———装车、体检、疫情防控、机票订购、抗高原反应药物领取、衣物携带及安全提醒等信息在群里“沸腾”起来。
8月3日,试验座椅完成检查后运抵襄北试验场。一到指定地点,突击队员便开始忙碌起来:对座椅电气系统、程控器进行检测;对救生系统进行封包;对试验所需设备工具等逐项进行准备、检查,并按照物资清单进行分类、整理、打包,有序摆放。
8月6日,所有试验物资开始装车。尽管是清晨,但是紧张的工作伴着夏日的微风,不一会儿便给大家送去了一件件“汗衫”……6时许,3辆满载的大卡车,有序驶出试验场大门。
殷殷期盼记心上 “战狼”立誓待“出击”
高原鉴定试验牵动着每一位航宇人的心。8月8日,公司在总部301大楼前为“战狼”党员突击队举办了出征仪式。董事长、党委书记周方代表公司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强调此次试验任务意义重大,嘱托大家牢记以饱满的热情、拼搏的精神,坚决打赢高原攻坚战。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孟延军代表公司党委向“战狼”突击队授旗。全体队员雄厚而自信的“保证完成任务”声在大楼前久久回荡。
挑战历史新“高”度 “战狼”高原显本色
此次高原鉴定试验地点海拔4411米,是目前公司三大高原弹射试验场地的“海拔新高度”,这也意味着所有参试人员将迎来新的挑战。
8月10日早,三分之一的突击队员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疼欲裂、恶心反胃、感冒咳嗽、辗转难眠,甚至有人发起烧来。
8月11日,最让人担心的事件发生了——稻城出现疫情。蒋大鹏在得知消息后心中忐忑不安,经过与型号负责人、科技部相关负责人等的慎重研究,决定将原定试验时间由8月15日提前至14日。采取双线作战的形式,一边按照之前的策划与安排,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一边严格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对突击队员的安全防护。同时,根据人员的身体情况,合理调配资源,全力保节点。
抬、扛、拉、拽等这些动作,平地上频繁操作都不是轻松的事儿,如今在快走都费劲的高原上,更是力不从心。大家都是一边干活儿,一边大口喘着粗气。
“好些吗?昨天还在低烧,一边休息去,这里交给我。”
“没事儿,能干就一起干点。”即将退休的科技部张红,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各个角落:与机场方的多轮协调,试验现场考察,与酒店人员的对接,餐食的张罗……有人劝她注意休息,“既然我平地高原都没有反应,那就多干点”是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个体防护装备准备、假人着装;救生伞系统检查及背带准备;救生盒盖封包及座椅安装……忙完已是晚上10点多。这时,蒋大鹏还不忘叫来业务主管一一核对试验准备情况,确保一切到位。
8月13日,“战狼”突击队员身着清一色黄色发光马甲,犹如身穿黄色战袍的勇士,踏上一辆辆奔赴高地的“战车”,开启最后的关键之战。下午,在缺氧的情况下准备了几个小时的队员们脸上更显疲惫。突然,蒋大鹏倒计时的口令响起,大家瞬间来了精神,目光集中望向天空……得知各项数据都符合指标,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所有人都如释重负,笑容在现场高高飘扬的党旗与队旗的映衬下绽放。
高原返回后,“战狼”突击队来不及体会平原的“醉氧”,便又投入到该型救生系统的另一项验证试验准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