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空工业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2022-09-05 09:38 中国航空新闻网 航空工业 专栏

9月2日,航空工业在北京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航空工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科技创新的跨越实践和宝贵经验,部署推进航空工业党组“创新决定30条”和未来五年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动员鼓舞广大干部员工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支撑建军百年、建国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大会现场

来自国家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国资委、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军委联合参谋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陆军、海军、空军,中国航发、中国商飞,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

谭瑞松讲话

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郝照平代表航空工业党组作了题为《勠力同心 领先创新 打造支撑建军百年、建国百年奋斗目标的航空科技战略力量》(以下简称《报告》)的大会报告;党组副书记李清堂传达了上级机关对本次大会的批示与贺信,宣读了航空工业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科技创新先锋、科技创新卓越团队和科技创新示范引领团队表彰决定;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任玉琨,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洪蛟、何胜强,航空工业董事、院士、总助级高管参加会议。会议由航空工业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民生主持。

郝照平作大会报告

李清堂传达上级机关批示与贺信、宣读表彰决定

张民生主持会议

《报告》指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政机关的指导支持下,在各行各业科技力量的协同推动下,航空工业广大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无畏的创新意志、求实效的创新精神、强竞争的创新活力、深协同的创新文化,紧盯战略目标,勇探创新前沿,以五个努力跨越、四个奋力实现履行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使新时代航空科技事业再上层楼,航空工业攀上一个个发展高峰。

《报告》强调,面向百年奋斗目标,航空科技创新肩负着履行新时代强军使命,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履行新时代强国使命,支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履行新时代强企使命,支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历史使命,使命光荣、挑战空前。

下一步,航空科技创新任务重点将——

★  聚焦新装备,以航空科技与装备支撑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  聚焦新跨代,发展先进工业产业能力,以数智融合、多链主导的世界一流企业支撑建国百年奋斗目标;

★  聚焦新超越,打造航空科技国家战略力量,以科技优势掌握大国竞争战略主动权。

谭瑞松在《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大展宏图 构筑航空科技创新发展的美好未来》的动员讲话中指出,航空工业是高科技产业,是国家工业基础、科技水平、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和综合体现。因此,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既是航空工业履行强军首责、承担央企使命的迫切需要,也是航空工业促进转型升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迫切需要,还是航空工业实现科技引领、落实集团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谭瑞松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精准定位、把握规律,始终瞄准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构建领先创新力、推动“创新决定30条”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实现自立自强这个基本原则,坚决锚定主责主业这个战略中心,聚焦解决“卡脖子”这个核心关键。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航空工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年”。谭瑞松要求,必须深化落实“创新决定30条”,持续推动航空工业科技创新工作开创新局面——

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落实;

要健全工作体系,深化体制机制变革;

要坚持强军首责,有力支撑装备发展;

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面向建军百年、建国百年奋斗目标,凝聚科技创新力量,构筑航空科技创新发展的美好未来,为加快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顾诵芬以视频形式寄语青年航空科技工作者,勉励大家沉下心、铆足劲,不计较成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钻研关键核心技术,紧握创新发展主动权。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总师邓景辉、成飞副总经理隋少春、沈飞王刚分别作为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骨干和优秀技能人才代表发言。

大会发布了航空工业科技全周期创新行动、航空工业科技重大专项行动、航空工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行动、航空工业英才行动、航空工业科技创新和工业制造评价行动等五大创新行动,播放了新时代航空科技与装备创新成果声像片《惟创新者强》。

根据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大会采用“主会场+视频分会场”的形式召开。航空工业总部各部门及在京单位有关领导、科技人员和获奖人员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相关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型号总师、专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获奖人员代表、青年科技代表等在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in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