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应用深度和广度加速拓展。”8月18日~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金壮龙在致辞时表示。
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机器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工具,在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国家安全、守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高度重视机器人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机器人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已经初步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同时“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深入,产业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国内密集出台的政策和不断成熟的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迅猛,除了汽车、3C电子两大需求最为旺盛的行业,化工、石油等应用市场逐步打开。我国机器人产业特色化发展路径也逐渐清晰。面对国际机器人领军企业已占据汽车整车制造以及3C制造等主流应用领域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现状,我国涌现出一批技术实力较强的机器人企业,紧跟行业实际需求,推出一批成熟的应用方案。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机器人应用新阵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研发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首要目标,加快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应用推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利于助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其关键零部件主要包括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系统、传感器及末端执行器等,它们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机器人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水平。此次大会有30多家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企业参展,涵盖了全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种类,展现出我国机器人上游零部件产业链的完整性。
SRT软体机器人展示了柔性末端执行器。柔性夹爪自由地抓取一个个不规则的物体,动作犹如灵活的人手,不见任何卡顿。“我们研发了低成本替代人手去工作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工业自动化生产‘最后一厘米’的难题。”SRT软体机器人公司负责人介绍,柔性末端执行器是一类新型末端夹具,能够温柔无损地抓取工件,具有极高的自适应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从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等三方面入手,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