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秒能做什么?对于弹射座椅来说,2秒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为飞行员撑起一道“安全屏障”。弹射座椅的结构很复杂,弹射准备的步骤也很多。但是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浓缩到2秒完成,而为了这转瞬即逝的2秒,航空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高原试验
8月14日,在海拔4411米的高原上,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两台弹射座椅在蓝天上划出一条美丽的曲线,随之伞花绽放,测试假人随降落伞稳稳落地。
经现场测试人员比对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达到了设计指标,标志着航空工业航宇承研的某弹射救生系统高原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新型弹射救生系统定型在即。
该型弹射救生系统是我国研制的新型航空防护救生系统,不但救生性能优越,还配备了高平原通用救生伞,有效解决了高平原状态下配套装备转换复杂、所需工作时间长的问题,显著提升了用户不同区域不同地形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了战机高原应急弹射救生系统的升级换代。
弹射座椅
弹射座椅是一个涉及弹射操纵、稳定减速、远距离点火等多个系统的复杂工程。
目前弹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弹射座椅脱离飞机,然后开启降落伞。另一种方式是驾驶舱整体与飞机脱离,座舱为人员提供保护。
目前,只有中、美、俄、英四个国家可以自行研发弹射座椅。我国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弹射救生技术经过航空人几十年的努力,已经进入了自行研发、独立生产的阶段,国产弹射座椅已大量装配到战斗机上。
下一代火箭弹射座椅
目前,我国火箭弹射座椅的救生性能和性价比都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下一代火箭弹射座椅将重点在高功效、低损伤和高性能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高功效就是要做到飞行员座椅和座舱的智能融合与和谐舒适;低损伤就是根据飞行员个体的差异和弹射的状态进行最佳的防护和动力匹配;高性能就是座椅具备弹射过程中完全自适应智能控制和轨迹规划能力,可满足不同飞行器在各种不利姿态以及高空高速全环境的安全救生需求。
火箭橇滑轨
弹射座椅研究出来之后,又该怎样验证它的性能呢?说到这,就离不开即将登场的火箭橇滑轨了。
火箭橇滑轨是开展地面动态模拟实验的一种特殊装置,在航空救生设备研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年5月,航空工业航宇在中国航空救生试验基地完成了最大速度近2.3马赫的双轨可回收火箭橇试验,再次创造了双轨火箭橇试验速度新纪录。试验中试验件按预定程序完成了相应动作,各项测试数据获取完整、有效,橇车在预定位置安全制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火箭橇试验滑轨是开展地面动态模拟实验的关键设备,我国是继美、英、俄、法以后,第5个拥有此类设备的国家。
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代接着一代干。
如今,航空工业航宇不仅完成了繁重的现代化航空装备配套科研生产任务,在防护救生和空降空投专业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而且成为世界防护救生空降空投专业领域的系统级供应商。(来源:航空工业航宇、军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