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国空军正式官宣:运油20已经服役并装备人民空军,并已在东海开展实战化训练。这标志着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又迈出了一大步。战争中,飞机的载油量直接关系着作战半径、滞空时间,进而影响战略打击效果和战略威慑能力。所以为了让作战飞机在空中呆的时间更长,许多装备与技术不断投入使用。现阶段,提升续航时间主要通过“别人喂”也就是依赖加油机和“自给自足”自身携带额外的油箱,这两种方式。
“空中加油站”——空中加油机
中美主力空中加油机
KC-135加油机
美国在大型空中加油机领域可以说是老大哥。KC-135是美军现役加油机中最早装备的型号,以波音707为原型改装建造,1957年正式交付,采用硬管加油的方式,服役七十年时间里衍生出了多种子型号。KC-10是以麦道公司的DC-10为原型改装建造的,1981年正式交付美国空军。值得一提的是KC-10的子型号KC-10A加油机,它可在4000公里的范围内提供91500升燃油(是KC-135的一倍多)。除了携带的油料多外,该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软硬皆施”。该机原设计只在尾部有一套可伸缩的硬管加油系统,一次只能为一架飞机加油,为了提升加油效率,美国空军与麦道公司签署了一项价值990万美金的改装合同。利用DC-10先天的优势——长达50.4米的翼展,在机翼下方外侧加装两套空中加油吊舱,也就是添加了两套可收放的软管加油系统。这使KC-10A具备了同时为三架飞机进行空中加油的能力。总共改装了60架该型飞机,此次改装使KC-10加油机成为美国空军第一款同时装备软管和硬管加油系统的空中加油机。与此同时,全新的以波音767为原型的KC-46加油机和MC-130、KC-130系列加油机,共同构成了现役美国加油机体系。
轰油-6和歼-10B
和美国相比,解放军的空中加油机起步晚,且受制于平台限制,发展较晚。小编还记得在2009年国庆60周年的空中分列式中,加受油机梯队是轰油6携两架歼7战机,而在2019年70周年大庆中,加受油机梯队还是轰油-6,但受油机变成了歼10B。真是“铁打的六爷,流水的战机”。轰油6是在1990年,以轰6为基础进行改装的,在当时解决了中国空军加油机有无的问题,也极大提高了解放军对南海诸岛的空中管辖能力。但轰6飞机本身耗油量大,平台较小,可供空中加油的油量小,并不是最优的选择。2014年,我们又引进了伊尔-78加油机,但也只有3架,力量实在单薄。但是2022年,运油20的加入,不仅极大提升了解放军空中加油力量,进而扩大了解放军的航迹范围,是建设战略空军的必备选项。所以说运20的出现不仅仅是解决了战略运输问题和构建完整的大飞机产业链的问题,与它相关的加油机、预警机等许多特种机的平台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加油机在现代战争中,看似属于后勤补给类别,却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64年的越南战争期间,美军首次大规模使用空中加油机,150架空中加油机参与战争,当时的主力机型KC-135为19.5万次空中打击提供了85万次空中加油。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的超级军旗战机也是经过了空中加油后,击沉了“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随后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空中加油机都扮演了超级奶妈的关键角色。
歼-15伙伴加
除了以大型客机、运输机改装而来的加油机外,还有一种加油方式叫做伙伴加油。这种伙伴加油方式多用于航母舰载机之间,加油机和受油机为同一型号。因为航母弹射或滑跃的重量限制和航母自身的空间限制等,单独研发一款专用舰载加油机并不划算。所以开发了伙伴加油这个方法。以歼15为例,从滑跃甲板起飞时无法实现满油满弹,那么我们就可以一架满弹少油(受油机角色)起飞,然后一架满油起飞充当加油机的角色,通过伙伴加油的方式,在现阶段实现油弹最大化,提升作战半径和打击能力。
“自带干粮”——副油箱和保形油箱
副油箱
歼10C副油箱
依靠空中加油机补充燃油外,自身携带额外的油料也是一种方法。为此副油箱应运而生。实际上,在二战期间副油箱就已经出现了。副油箱一般挂载于机翼或机腹下方(图中歼10C翼根和机腹下的挂载),因其成本低廉,任务适应性强而应用广泛。但是副油箱的使用也会使战机气动布局受到影响,对机动性有所损耗。同时也会损失宝贵的挂点,减少了武器挂载。
保形油箱
搭载腹部保形油箱的巴基斯坦空军 歼6
为解决副油箱的局限性,又能提升战机的油料携带能力,保形油箱应运而生。保形油箱它很像多功能的副油箱,它于1976年,作为绝密设备装备美国空军。与其说它是油箱不如说是模块化作战单元,保形油箱不仅装载油料还可以根据任务不同混装不同设备。比如在攻击任务时,在保形油箱内加装红外或激光雷达;在执行截击干扰任务时,可加装电子干扰设备等。实战方面,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拥有保形油箱的以色列F-15战机先后击落多架叙利亚米格-21和米格-23。在著名的贝卡谷地之战中,搭载保形油箱并混装了电子干扰设备的以色列F-4战机,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各国空军的目光。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歼-6战斗机,经过巴方改装也曾配备了保形油箱。当时搭载机腹保形油箱的歼6飞机,凭借长续航和高机动性,在1971年的印巴冲突中,对阵印军苏-7时表现不俗屡获战功。
油料补给不仅是后勤保障的重要核心,更是构建战略空军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