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随着国内疫情趋于平稳,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的优化调整以及暑运到来,多家航司逐步增加了客运航班,民航逐渐进入快速恢复期。根据飞常准大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境内航线日均执行航班量约9931班,环比增长42.16%,日航班较为稳定,月末较月初有小幅增长。月度总体航班量同比下降19.5%,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约两成。
图:2022年7月中国国内客运航班量情况数据 来源:飞常准民航看板APP
近期南航、国航、东航、海航、春秋航、吉祥航(含九元)六家国内上市航司也陆续披露了7月份的主要运营数据。以下从6家航司各自旅客运输量、客座率、客运运力投入(ASK)和旅客周转量(RPK)、引进飞机数量变化情况、货邮运输量等方面多维度展开总结分析。(备注:以下南航、国航、东航、海航、春秋航、吉祥6家航司所指数据包括其所属子公司的合并数据。)
7月航司旅客恢复到19年同期的32%,春秋航恢复至8成水平
旅客运输量方面,虽然各航司均低于去年同期和疫情前,但环比上月均有所提升。经过梳理,6家合计完成旅客运输量为2478.2万人次,环比6月大幅提升了92.8%,旅客总体恢复到21年同期77%,为19年同期的32%。
具体来看旅客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南航846.3万人次、国航520.9万人次、东航507.9万人次、海航310.1万人次、春秋航167.2万人次、吉祥航125.9万人次。和疫情前(19年同期)相比,春秋航空旅客恢复程度最高约为8成水平,其次是南航和吉祥航旅客恢复程度最高约为6成水平,国航和东航约为5成水平,海航相对最低为4成水平。
同时暑运首月我国民航也正在逐渐恢复国际定期客运航班中。如国航陆续恢复了多条国际航线,涉及欧洲、亚洲多个城市;东航、上航每周可执行国际航线22条;南航可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线共计21条;吉祥航空开通上海浦东-新加坡-郑州与上海浦东-新加坡-南京航线。根据数据统计,7月国内航司的出入境国际航班旅客量约15万人次,环比上月增长近29%。另外6家上市航司国际航线旅客人数总计约为13.6万人次。
图:2022年7月六大航司旅客人数对比21年、19年同期情况 制图:民航资源网
春秋航空以78.5%的客座率领跑行业,三大航至65%以上
在客座率方面,国东南三大航及海航回暖态势明显,环比上月提升了约3个百分点,吉祥航和春秋航两家客座率与上月基本持平。
从绝对值来看春秋航空客座率以78.5%保持领先,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国航客座率66.2%,同比下降7.6个百分点;东航客座率67%,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南航客座率70.0%,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吉祥航客座率70.8%,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海航客座率72.8%,同比下降9.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6家航司国际航线的客座率也有所回升,保持在54.5%-68.3%区间。
图:2022年7月六大航司客座率同比21年、19年同期情况 制图:民航资源网
图:2022年1-7月六大航司客座率变化情况 制图:民航资源网
各航司ASK、RPK分别恢复到19年同期的38%、45.8%
7月份六家航司合计整体运力投放(ASK)、旅客周转量(RPK)分别恢复到19年同期的38.0%、45.8%。
从各航司整体运力投放方面来看,与19年同期相比,春秋航空ASK相对恢复程度最高约为9成水平,其次为吉祥航空约为7成水平,三大航中南航恢复程度最高约为6成水平,国航约为5成水平,东航、海航恢复程度相对较低仅有4成水平。
在RPK方面,同样春秋航与19年同期相比恢复程度最高约为8成水平,其次为吉祥航恢复到约6成水平,三大航中南航恢复最高约5成水平。
图:2022年7月六大航司整体RPK/ASK同比21年、19年同期 制图:民航资源网
6家航司飞机引进12架飞机,机队规模共计2956架
7月份除了吉祥和海航外,另外4家航司均引进了飞机。其中国航、东航、南航、春秋航分别引进5架、4架、2架、1架,截至今年7月底,6家合计引进12架飞机,共退出4架飞机,机队规模共计2956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月1日三大航联手向空客采购A320NEO系列飞机共292架,合计采购金额折合人民币逾2400亿元。这也是中国民航业近三年来“抛出”的首笔大规模订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这个市场节点购飞机也侧面体现了三大航对于未来民航市场有望进入加速复苏阶段的预期。
图:六大航司2022年7月机队规模变动情况制图:民航资源网
春秋和南航货邮表现突出,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内航空货运市场有所回暖,6家上市航司货邮载运量合计为28.2万吨。分航司来看,春秋航货运量已经超过疫情前3%,南航货运量接近疫情前水平。六大上市航司货邮运输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南航(11.8万吨,同比下降2.7%)、国航(7.5万吨,同比下降23.8%)、东航(5.4万吨,同比下降25.9%)、海航(2.4万吨,同比下降13.4%)、春秋航空(0.5万吨,同比下降8.1%)、吉祥航空(0.7万吨,同比增长11.7%)。
图:2022年7月六大上市航司货邮运输量同比21年、19年同期情况 制图:民航资源网
7月尽管各航司多项运营数据均显示有所回暖,但除了疫情的冲击,今年上半年油价上涨、汇率变化等因素使得本就困难的航司“雪上加霜”。下半年航司经营仍面临严峻考验。值得注意的是,进入8月份为渡过疫情难关,多家航司相继发布了募资定增方案。例如8月2日国航率先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0亿元,其中108亿用于买入22架飞机,42亿作为补充流动资金。8月10日吉祥航空募集资金33.02亿元,包括嘉实基金、财通基金及UBSAG等19家参投;8月11日,海航拟定增募资108.7亿元,将由海航集团全资子公司瀚巍投资有限公司全部现金包揽。此次定增后,ST海航或将实现摘帽。
民航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民航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飞机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及融资租赁等渠道,导致公司经营杠杆较重,面临一定偿债压力;另一方面,与融资租赁等债权融资方式相比,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购置飞机更有利于公司控制有息负债规模,进而合理管控财务费用、提升盈利能力,强化财务稳健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