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空工业成都所副所长孙绍山:砥砺奋进闯关隘 载梦前行践初心

2022-08-12 13:35 中国航空报

中国航空报讯:孙绍山的骨子里流淌着一种新时代奋斗者的热血和坚韧,这股力量澎湃在他忙碌的每一天,流淌在他迎刃而解的每件事上。从1998年加入航空工业成都所成为一名普通设计员,到专业组副组长,再成为专业室主任、副部长、部长,直至成都所副所长,时间见证了他奋斗的足迹,岁月坚定了他报国的情怀。

24载航空报国征程,他实干笃行、矢志创新,先后参与、主持了歼10系列飞机、“枭龙”系列飞机、歼20飞机、多型无人机和预研课题等研发工作,成为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守正创新奋发作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而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也讨不来,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是迈向科技强国的唯一出路,孙绍山对此深有感悟。从三代机到四代机,从有人机到无人机,他一步一个脚印,从飞机控制律入手,到领衔基于模型的飞管/飞控系统设计技术研究,到主持现代控制理论的工程应用方法探索研究,再到型号总设计师主持飞机的设计、试验、试制和试飞工作,创新始终伴随着他。

在担任成都所飞控部部长期间,“把准部门前进的方向”被孙绍山看作自己的首要责任,他在全部门率先倡导开展创新项目评选奖励活动,创新项目研究有序开展,大大激发了部门团队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后续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几年,孙绍山把心血倾注在航空前沿技术的探索和攻坚上,聚焦骨干装备能打仗打胜仗,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战斗机智能领域持续探索。2021年,他领导开展的某重大项目总体方案、系统架构、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首飞和验证试飞的巨大压力,异常紧迫的时间节点,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前进的道路困难重重,国内的疫情态势也给研究所内外协同试验添加了新的难度。孙绍山挂帅出征,带领试验团队一行前往外场加力推进试验试飞进度。

艰苦的环境往往能磨炼出超常的意志,外场从来没有朝九晚五的闲适,早上顶着严寒早早到场,晚上干到凌晨是常事,孙绍山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义为团队的“大后方”,而是冲刺在试验现场的最前沿。技术过硬只是外场试验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贯通上下的试验协调和筹备工作往往成为掣肘进程的关键所在。他急团队之所急,思团队之所盼,想尽一切办法为试验验证开展创造条件,鼓励团队成员心无旁骛地往前走,大家知晓,那步步为营的试验进展中,熔铸了他太多的心血。

科技兴军从来都不是一句空口号,锚定空军新质作战能力跃升的大目标,孙绍山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更先进的装备性能转化为空中作战优势,而横亘在设计和实战之间的是飞行。无论是体系作战需求分析,还是智能系统设计,了解实战、满足实战始终是他对团队提出的要求。试飞问题,最快响应高效解决,试飞建议,认真吸收更新;对于项目团队而言,飞行员的体验胜过一切纸上谈兵,在与飞行员常态化的对接中,在与模拟器反反复复的较量中,团队成员制造的是更智能、更能打赢的飞行器,每一次飞机的展翅海空,都最大程度地抚慰着项目团队焚膏继晷的艰辛。

攻坚克难不只是技术的考验,更是精神力量的对垒。在每一个“卡脖子”问题迎面而来的时刻,在团队成员们长线作战的“低气压”时期,孙绍山身上的那种坚定和信念总能让人深受鼓舞、重燃斗志。新技术攻关的路何其艰辛,在原本已经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竞争优势呢?“抬头看路”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影响“脚踏实地”的行动,每到团队迟疑犹豫的时刻,他都会鼓励大家:“打铁还需自身硬,踏踏实实修炼内功。”渐渐地,“实力决定一切”的信念熔铸到整个项目团队成员心中,挑战来临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一鼓作气、劈波前行。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2019年起,孙绍山开始担任“枭龙”三批的总设计师。面对客户的迫切需求与有限资源的冲突,挑战给前行带来重重阻碍,但也孕育着突破重围的新机。面临“枭龙”三批机研制的严峻形势,一方面,他带领团队,在“枭龙”技术方案、试验、试飞、保障方面,大胆探索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实现飞机性能大幅优化;另一方面,他带领项目团队明确项目关键目标,从项目最顶层展开工作策划,牵引协作单位与配套单位统一目标和行动。孙绍山十分清楚,“攻坚”就是战斗,在节点前的每一天,团队里每个人的精力都必须围绕目标精确规划到分分秒秒,唯有细之又细的计划和说一不二的执行,才能保证结果的战无不胜。

在向整个项目团队明确了“计划就是纪律”的原则之后,孙绍山要求将计划的颗粒度细化到具体节点和责任人,为了提升系统谋划的全局性,增强风险防范预见能力,协作单位也纳入了计划监控范围,就这样,计划吹响了攻坚战的号角,整个项目团队认清了各自肩负的使命责任,全层级责任得到强化压实。

随着项目推进,他要求项目管理人员从进度的每月反馈,到每周反馈,最后逐步过渡到每天反馈,计划实现了实时的应变更新,提高了精准指导实践能力。日复一日的齐力奋战终会迎来成功的曙光,伴随着航电武器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武器外挂、使用维护性等方面的全面优化改进,具有更强信息化作战能力的“枭龙”三批机亮剑出鞘,经历了一番硬仗历练的团队,每个人都感觉如获新生,回望来路,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型号任务是一项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系统工程,远景目标落实到每一天,无非就是在每一个细节上臻于至善、不懈精进。孙绍山始终将“技术至上、真践实履、不弃微末”的技术理念贯彻到对口管理的每一项型号任务中,“重细节”也是自上而下的设计员们对他的最大印象。试制及试验过程中每一个问题,他都会高度重视,争分夺秒解决问题。他认为,“每一个问题都是决胜的战场”,唯有挂图作战、与时间赛跑,才能保证复杂形势下型号任务的有序推进。

对待型号任务他都是抓铁有痕、高标准严要求,新技术攻关的征程依旧山高路远,那些加班鏖战的夜晚,那些坚守岗位的节假日,孙绍山和他的项目团队都在用时光赋能岁月,用坚守践行初心。

责任编辑:inter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