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空工业沈飞:推动科技创新 提升企业竞争力

2022-07-26 14:05 中国航空报

中国航空报讯:航空工业沈飞坚定落实航空工业党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整体部署,紧密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体系化落实改革举措,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同时,聚焦又好又快产品实现目标,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成立厂所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合作新模式。深化沈飞公司与沈阳所在背景预研阶段、关键技术攻关阶段、快速试制试飞阶段的深入融合,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共同组建研发团队,开展厂所协同创新专项课题,探索厂所技术研究合作新模式,抢占装备研发技术制高点,为装备立项和产品孵化提供强有力支撑,在航空军事装备技术快速更新迭代、产品渐进式发展的大潮中协同共进。

优选专业优势,与院校多维度合作。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军民合作,沈飞公司与多家高校协同推进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以航空智能装配和航空基础工艺为切入点,优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合作对象,分别建立了“飞机智能装配联合实验室”和“航空工艺基础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基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领域和东北大学材料研制领域的强势专业,建立了“复杂结构高性能制造联合实验室”和“高性能铝合金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建立多级技术对接机制,强化成果落地应用,打造互补共赢生态圈。

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沈飞公司以未来发展需求和产品升级换代技术需求为牵引,以型号为主线,围绕型号需求、技术迭代、前沿技术、基础共性技术四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提升核心技术能力。随着厂所融合和产品研制提速,沈飞公司重点支持设计、研发、制造、维修保障等核心业务样件试制、关键技术研究及瓶颈问题攻关。2021年共计立项基础科研、型号科研及预研类科研项目400余项。

优化创新机制,提升实施效率。开发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实现科研项目的全要素全周期信息化管控,使项目管控的立项管控、过程管控、验收管控全流程电子化审签、信息化显示,提高科研项目管控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科研项目的实施成本。同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维度,围绕沈飞未来发展方向,结合“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新机制,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热情,提升创新动能,形成全员想创新、争创新的良好氛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融合发展。推进新兴技术在航空飞行试验领域的应用,论证虚实结合一体化试飞环境,论证并建设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飞行模拟及试飞方法分析系统,研究并构建基于遥测数据的飞机状态实时监控仿真系统。构建飞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与技术状态管理数字化管理平台,同时全面推进MBPP系统上线应用,实现了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紧密耦合,增强了生产现场工艺文件的可读性及可操作性。

加快推动创新技术,开展数智化能力建设。开展数智化能力建设试点,建立部总装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团队,从生产线规划、实施到设备论证及安装调试、验收、应用等各个环节开展工作,加强装备的总体方案论证能力、数字化协同设计及相关数字化试飞能力建设,大大缩短新装备研发周期。

形成专业技术体系化分类目录。基于专业能力分类发展的原则,编制《生产线技术等级能力类型分类目录》,对现有技术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形成专业技术体系化分类目录,涵盖100多条特征生产线、数百种产品及工艺类型和技术。该目录作为公司进行造买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公司生产资源及人力资源的配置与论证、生产运营的组织与实施、产线规划布局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航空工业沈飞供稿)

责任编辑:inter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