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空工业沈飞邱媛:勇于挑战 开拓创新

2022-07-08 14:12 中国航空报 刘琳

中国航空报讯:邱媛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务实、创新、超越与奉献的精神圆着儿时的“航空梦”。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完成的研究项目荣获航空工业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公司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

初入航空工业沈飞,被分配到表面处理技术室后,她主动深入了解生产一线的环境和制造技术,向工人师傅虚心求教,很快便带着“优秀实习生”的荣誉开始独当一面。她回忆说,那时候经常要处理机加厂产品的锈蚀问题,这些锈蚀零件影响了生产进度,加大了技术部门的业务负担。

产品防锈,“防”是关键,于是她开展了防锈体系建设专项工作,建立防锈制度、细化防锈条例、连通上下工序信息传导流程。员工们反馈老一代防锈材料可操作性不好,她就调研、开展新型防锈材料的应用与推广;生产单位反馈对防锈要求不明确,她就一次次组织培训与指导。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防锈意识逐渐融入到员工心里,防锈要求被纳入生产单位日常的质控管理,锈蚀问题也越来越少。

在她眼里,表面处理工作与飞机制造全流程息息相关,哪里有问题隐患,哪里就值得花精力关注;哪里有新材料新产品,哪里就需要配套表面处理技术创新研究。型号飞机研制正是飞机腐蚀防护性能设计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客观地论证服役飞机防腐蚀设计的薄弱点,她深入了解服役飞机的腐蚀现状。为了搞清楚腐蚀原因,她又投身到飞机装配现场、零件制造现场,去分析制造、装配环节中可能导致的腐蚀风险,向设计部门提出了新型号飞机腐蚀防护提升改进方案,多项建议在新型号飞机设计中得到改进落实。每当有新材料投入应用时,她会提前系统开展表面处理配套工艺研究与评定。她认为,表面处理工序往往承载着产品很多的功能性,必须保障这最后一道工序的工艺稳定性,确保产品优质高效交付。

表面处理工艺号称是飞机制造的污染大户,她敏锐地意识到要尽快为高污染型表面处理工艺找到替代技术。于是她着手开展航空产品无氰电镀技术与应用研究,助力航空表面处理生产向绿色制造转型。其研究的系列成果多次荣获“航空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专业组三等奖”“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

责任编辑:inter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