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他们坚守岗位、他们推迟婚礼,爱家也爱国,他们是新时代的航空青年。待疫情散去,一起见证幸福时刻。
没什么能阻挡我们的爱情
我是一名航空人,她是一名护士,我们俩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赶上春节因为疫情,她不能离开岗位,我也因工作生产需要春节加班。两个人都留在了成都,经常见面促进了两个人感情的发展。
2021年情人节我们确定关系,有时候我开玩笑地说,是我为了少过一个纪念日才选择在情人节表白。去年准备回陕西商洛见家长,不巧遇到了地震。高铁停运,等了一天还是没通车,只能改签了第二天的车次。中秋节返回成都后商议今年春节去她家提亲,五一假期举办婚礼。计划赶不上变化,春节前西安疫情爆发,成都疫情再次反扑,婚礼就一直耽搁了下来,双方父母一直未见面。我们在今年3月领证,双方父母也是很理解疫情的特殊时期,也不纠结流程礼节,感谢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很幸福。(作者:张涛 吴亚萍)
亲爱的 谢谢你
我们原计划在今年3、4月份举办婚礼,因为疫情原因,婚礼推迟到5月份,现在婚礼还得继续延期,计划在今年8月份举办。婚礼延期,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结婚对男人来说,就是想向全世界宣布我爱你,让她进入我的世界,让我进入她的世界,共同承担一份家庭的责任。在沈飞公司“双线”作战期间,我选择逆行而上,全力以赴投入到科研生产工作中。我的父亲对我说:“要好好工作报效祖国,国家强盛,小家才能幸福。”爱人也在默默鼓励我、支持我,我们要一生一世相互扶持。(计洪宇 高婷婷)
同心抗疫 幸福不延期
我们相识于2020年,当时我在成飞产业下料工段从事综合工作,他在同工段从事下料工作,我们相知相遇,怀抱着同一个梦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航空事业添砖加瓦。
去年6月,我们领证了,婚礼定于今年6月,但疫情防控下全体成飞员工严阵以待,我们俩作为航空人,他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不想因为自己的婚礼给公司和国家添麻烦,所以推迟婚礼。
虽然我们的婚礼因为疫情延期,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觉得只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才有我们小家的和谐稳定。只有国家发展起来,我们小家才能一起进步。而小家的和谐幸福同样促进着我们国家的繁荣发展。“小家”又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小家”就像是养精蓄锐的“加油站”,是调整工作与生活的“润滑油”,国家幸福安康了,才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作者:付世依 黄趾龙)
航空情缘
我俩是读研究生的时候在学校认识的。学校虽然不大,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我和学机械的他却从来没有过交集。说来也奇妙,洪都公司竟然是促成我俩缘分的“媒人”。在研三下学期,我们都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2019年10月,互不相识的我们同时收到了洪都公司的offer,并签约洪都。签约后的第二天,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个同学在微信上开玩笑地对我说:“给你介绍个男朋友,我们班的男同学,他是南昌人,也签约了洪都。”我心想:“既然都签洪都,以后也是同事,先认识一下吧。”就这样,我们因洪都有了交点。签了工作单位后,毕业论文成为了我们的头等大事,因此我们经常约在学校图书馆一起学习,相互鼓励对方认真写好论文。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们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我们的爱情故事也慢慢地展开了。可以说,我们的爱情也算是一段航空情缘了吧。(作者:程婷婷 黄佳亮)
这就是爱
2021年4月经人介绍我俩认识,在后面接触的过程中,彼此感觉都很好,去年的5月20日确定了恋爱关系。一路走来,我们之间信任、理解、包容,好像一直都处于热恋期。11月12日迈出了人生中的重要一步——领结婚证。这一切都是那么坚定而美好。虽然没有太多“罗曼蒂克”式的惊喜,但是彼此都会因为生活中时不时的小细节而感动。12月26日原本是我俩携手步入婚礼殿堂的日子,那天晚上接到领导打来驻公司保证生产任务的电话,她还是很支持我的工作,纵使百般不舍也需要逆风向前。在驻公司的18天里,除了认真完成工作,最欣慰的就是视频告诉家人一切都好。疫情稳定后婚礼又定到今年3月19日,万事俱备,东风未至。12日收到通知新一波疫情又来临,真的是一波三折啊。第三次延期是4月17日,幸运这次又没降临到我的头上。也许是命中注定,今年的婚期定在5月20日,刚好一年!这次我终于可以胸有成竹地说出:“老婆,嫁给我吧!”,这句话足以抵过千言万语!在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一天让大家一起见证:我们结婚啦!(作者:张晗 赵玉婵)
相识在南湖
三年前的秋天,我和她相遇在校园的南湖边。虽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找工作和毕业的事情填满了彼此的生活,但我们依然在紧张的日子里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一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最终我们都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我成为一名航空人,而她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结束了校园生活的我们又一同步入了职场。在工作中,我们都忙碌了许多。虽然陪伴的时间少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相互谅解、支持,爱情也历久弥坚。去年6月1日,我们终于结束了爱情长跑,领了结婚证。原本计划在今年3月举办婚礼,因为疫情被迫推迟。配合疫情防控、投入双线作战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新冠病毒面前,我们应当舍小家,为大家,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举办一场精彩的婚礼。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我想对她说,遇到你是我这辈子的幸运,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作者:杨唯超 高春燕)
是缘分呀
我和她的相遇特别有命中注定的感觉。那年,我想陪母亲出去溜达散心,她和闺蜜一起外出游玩,本不在同一天。但她们的飞机因天气原因被迫改签到第2天,就因为这次改签,成就了一生的缘分,我们相遇在同一个旅行团里,相识在玉龙雪山上。
起初她的工作不在西安,我俩距离一千多公里。经过了两年的异地恋,才辗转到同一个城市。又经过了两年,在一次“男儿膝下有黄金,余生全是搓衣板”之后,终于求婚成功,领证,开启了“两千里修成正果,一辈子风雨同舟”的新篇章。
由于疫情,她又是医务工作者,婚礼多次推迟,原定于2021年的国庆节,到现在也未能举办。对于家庭或者感情没有什么影响,无非就是自己多消化了几顿瓜子。我们都是新时代的青年,理解国家的方针与政策,等疫情过了再举办婚礼。
今天是“520”,我想说,因飞机改签结缘,你让我的生活从此不同。现在生活在航空城,感谢有你,支持理解我的工作。因为有你,倍感幸福。(作者:宋航 田晨)
一起见证我们的婚礼吧
我们是大四开始谈的恋爱,在毕业之前就已经说好不分开,努力在一起。我是直接工作,小丹去读三年研究生,我们就这样就开始了异地恋。
这三年我们只能靠着节假日时间聚在一起,而交通工具也变成了火车。三年后她来到哈飞上班,我们终于结束了异地恋,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两个响应公司的号召,都选择留在哈尔滨过年。
临近领证的时候,小丹接到通知要借调到北京工作一年,我们再一次面临异地。2月28日上午领证,下午小丹又回到了北京。现在看这个疫情情况,婚礼也是比较难以举办的,因为小丹在北京,我在哈尔滨,我们婚礼时间是8月份,地点在大庆,所以一定要这三个地方都没有疫情,我们才能够举办婚礼。
这个情况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毕竟我们经受住了这么长时间的异地考验。就是准备婚礼需要的东西不知道现在该不该买,还有就是婚礼的日期,一旦错过去了,酒店能不能定,怎么定,还是未知数。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家人给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更多的就是祝福。婚礼何时举办,家人听我们两个的安排,他们随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我们知道,像我们这种情况的有很多,也知道有很多新人都推迟了好几次婚礼。都说有国才有家,我们新时代的航空人,有这种觉悟:把自己的小家融进在祖国这个大家中,小家的幸福才更有意义。
今天是“520”,在北京的小丹是居家办公状态中,我想对她说一句:我爱你,永远在一起,幸福不分离。(作者:刘尚斌 左小丹)
往后的日子 我们一起
我们同一年参加工作,从认识到慢慢日久生情彼此依赖,再到现在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我是湖北人,他是陕西本地人,南北差异导致的生活习惯、思想碰撞等,让我们从不同慢慢变成相似。几年中,彼此间磨合,成长了很多。
工作上也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看似不同又相互融合。他是车间调度员,主要负责跟踪产品进度及协作周转,保证车间任务的交付;我是技术室的一名工艺员,把产品设计的意图转化为产品加工的工艺流程。我们分管的业务虽不同,但总能从对方身上找到某种契合点,很多时候我们是彼此的倾听者,也是彼此的陪伴者。
我们原定今年“五一”举办的婚礼,因两省的疫情防控政策等原因取消了,这个决定也是两家共同商议决定的。期待是有的,遗憾也是有的,毕竟婚礼在女孩子心里是很神圣的一件大事。面对疫情和很多的不确定,平常心对待就好。就像我家人说的那样:“全国延期举行婚礼的人还有很多,不给单位和国家添乱就是福泽,好事多磨。”
我也相信每一对婚礼被延期举行的新人最终都能收获美好、收获幸福。我想对他说:“以后的日子我们一起面对!”(作者:向依 李泽宇)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那天,我接到为某重要零件做加工前画线准备任务。因为零件外形复杂,遇到问题僵在那里。师傅不在旁边,无法请教,一筹莫展的我快要哭出来了,这一幕被刚好路过的他看到。他一边耐心安抚我的情绪,一边仔细指导复杂零件画线技巧,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任务,我俩相视而笑,也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
原定于2020年春节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们特意制作了精美的喜帖,预订了心仪的礼服,精心布置了婚房,约定让亲朋好友共同见证自己的幸福。但疫情打乱了安排。得知疫情袭来的消息,我们响应公司号召,选择留蓉过年,主动请缨承担起复工复产任务,全力以赴投入保生产促交付工作中。
“等战胜疫情我们再结婚!”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然后奔赴各自的岗位战斗。转眼三年过去了,依然未能回家,婚礼推迟,但幸福永远不会迟到,我们携手前行,共享幸福。(作者:魏彬宝 牛燕)
在一起
“洁白的婚纱,手捧着鲜花,美丽得像童话。想起那年初夏……”在这个初夏,这原本是属于航空工业哈飞6车间职工王健男和恋人李艳的唯美画面。而现实是“洁白的口罩,蓝色的大褂,美丽得像天使。想起那年初夏……”但在他们心中,两般画面,一样美好。
今年5月2日,是王健男和李艳早就定好的婚期。但4月下旬,正忙着准备婚礼的他们,与疫情不期而遇。疫情突如其来,扰乱了他们正常的上班节奏。恰逢此时,社区又急需志愿者,得知消息后,作为党员的王健男马上和李艳商量,一起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两人当天报名,当天上岗。从“准新人”到“志愿者”,王健男和李艳迅速转换角色,换了一种方式“在一起”。
最开始,志愿者人数有限,王健男和李艳每天要奔波于三个小区,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0点。每天6点多,来不及吃早餐,他们就“全副武装”奔赴岗位,各项工作也紧张有序开展起来。
在核酸检测现场扫码、信息录入,王健男尽职尽责。老人们真诚的感谢、小朋友还为他送来糖果让王健男如沐春风;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李艳非常尽心、耐心。她时刻关注着安全距离,反复提醒居民朋友要注意距离。居民朋友们常常会问:“啥时候能解封呀?”“大家坚持一下,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一起加油。”她每次都会耐心回答。
除了这些,王健男和李艳还做了很多。在小区门口执勤、去封控单元挨家挨户送物资、引导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只要社区有需求,他们就到哪里去。五月的天气,阴晴不定,王健男和李艳常常是出了一身汗,又觉如水凉,但他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在此期间的17天里,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圆满完成了各项防疫工作任务。
关于他们的婚礼,王健男说:“等下一个长假吧。没有疫情,也不耽误工作,我们再结婚。”婚礼延期,爱不缺席,这是他们关于爱和奉献的故事。 (作者: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