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在甘肃省张掖市等地联合举行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代号“应急使命·2022”。
演习模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生7.5级地震,震中位于甘州区新墩镇新墩村,震源深度约10公里,甘肃嘉峪关、金昌、酒泉、武威等地震感强烈。震区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电力、供水、燃气、通信中断,山区出现滑坡、崩塌,西气东输管线甘州段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兰新线中欧班列倾覆,西电东送工程受损,大量游客被困景区,部分村庄形成“孤岛”。
震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应急管理系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指挥部领导视频调度中国地震局、甘肃省和张掖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和森林消防总队,以及内蒙古、青海等地应急管理部门,了解灾情,指导救援,评估研判震情态势。中央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同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接抗震救灾任务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演习现场中,各种应急救援新装备新技术纷纷亮相,其中就包括多种型号的国产航空器。他们当空翱翔,在通信保障、灾情侦察、人员救护与后送等方面大显身手。
“翼龙”无人机平台
此次演习中,从河西走廊西部敦煌到最东端马牙雪山演习现场距离近800公里,海拔从1100米到3000米波动起伏,中间受海拔近4700米大雪山阻隔。同时高原高寒地区呈现海拔高、纬度高、温度低、气压低等特点,通信装备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
面对特大面积“断路断网断电”和装备性能衰减的双重挑战,实现应急指挥通信高效协同,打通应急救援“生命线”的难度前所未有。
在指挥部统一部署下,两架携带空中自组网装备的“翼龙”无人机随即升空,与微波散射设备和高通量卫星协作,在900多千米的大跨度范围内,构筑起纵贯河西走廊的通信网络,恢复了各救援队伍与指挥部之间的救援通信。
直8消防直升机
在“应急使命·2022”中,直8消防直升机也屡屡出镜,在消防救援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演习中,张掖市发生5.8级余震,多栋高层火势蔓延,有居民被困楼顶,根据现场指挥部指令,森林消防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直升机飞抵高层建筑上空,救援被困楼顶的居民。
自从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将直升机应用于应急救援领域作为重点项目攻关,编制了《应急救援航空事业发展规划》,督促全国各地消防救援队伍聚焦全灾重、大应急职能任务,依托警航、通航以及其他社会航空力量资源,组建消防空警力量,初步具备了模块化编程、机动性突击特征,遂行极端条件下任务能力,实现了质的跃升。
运9医疗机
在“应急使命·2022”演习中,西部战区空军运9医疗飞机奉命接应,转运灾区危重伤员。
这些在“应急使命·2022”演习屡屡出镜的国产航空器体现了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14年来,我国航空救援领域的长足进步;而其在演习中的关键表现更体现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成效,进一步了支持了演习的科学调度、精准指挥与高效救援。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获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