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航空工业的希望亦是在青年人身上。如何激发青年人的创造潜力,更好地发挥青年人的力量,是航空工业陕飞团委一直在探索的课题。陕飞是集团公司重要主机厂之一,35岁以下青年职工占职工总数47%,青年人已成为陕飞发展的中坚力量。动员青年立足企业岗位建功,才能实现企业发展与青年成才双赢目标。于是,“青春能量充电站”应运而生。
成长路上 没有方向来这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年轻人的成长路上,免不了会有迷茫、困惑的时候,我喜欢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公司需要我做什么?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情?各种各样的问题萦绕在脑海中,找不到答案,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还是积极探索、找寻方向?到青春能量充电站来,可能会有一些收获。
陕飞把“青春能量充电站”作为青年员工思想建设的重要阵地,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方式,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史”和航空工业史等内容,结合青年需求,创新理论授课方式,先后邀请专家授课11场次,同时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带领青年员工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旧址等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学习。赴定点扶贫地区开展“学雷锋”、航空科普、“一对一”帮扶等活动,让广大青年团员深刻感受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使命,激发进取之心,砥砺报国之志。
在全国两会结束后,陕飞公司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赵平向青年员工们及时宣贯全国两会精神,分享他从一名普通铆工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心路历程,鼓励青年员工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坚定航空报国信念、笃行航空报国使命,把个人成长融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当中。大家纷纷表示,有理想引领的路是有灯的路,要坚定理想信念,在航空报国中发挥人生价值。
找到方向 没有路径来这里
对于飞机这种系统结构复杂、各项要求极为严格的装备来说,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试飞交付等方面都要求青年员工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和产品意识,必须有能适应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及管理能力。青年员工想干事,不会干怎么办?来这里,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愁不会。
陕飞公司把“青春能量充电站”平台作为推动青年成长成熟的“孵化器”,结合公司发展及青年成长需求,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长、短期“站点”,一批批“85后”“90后”的青年技术、技能、管理人才脱颖而出,成为陕飞“十四五”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提升青工零件加工技能,公司在钳焊厂设立青春能量充电站“钳工”站点,青年钳工们齐聚“练武场”,航空工业特级技能专家、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卫,为青工们讲述钳工加工领域的技能和技巧。经过一年的精准培养,从该站点走出的青年钳工们已陆续成长为陕飞技能骨干人才,钳焊厂零件的交付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为提升青年员工的质量意识,减少现场质量问题发生,确保飞机高质量交付用户,公司设立青春能量充电站“质量”站点,质量管理、部件、总装、试飞等青年员工代表结合生产实际问题,提出“用户要求与质量标准不一致,造成返工该怎么解决?”“如何有效预防总军检中低水平故障的重复出现?”“质量零缺陷真的可以做到,还是只是作为一个质量目标?”等问题,并与各领域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专家们列举了设计、工艺、操作等方面的典型案例,结合质量管控与青年员工们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青年员工们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此类的实操培训,青春能量充电站已开展了10期,设置了设计、铆接、钣金、电缆盘箱等专业实训,受训青工达2300多人次,越来越多的技术能手、业务骨干、专家人才成长起来,多名青工在国家、航空工业、陕西省青工技能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部件厂青工张虎利、总装厂青工石岁宝等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90后”青工石岁宝说:“以前自己想提升技能,但总是找不到好的平台,只能在工作中慢慢摸索,现如今公司青春能量充电站平台为刚进厂的青年员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我们有了很多与大师、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了,探索的欲望也在不断被激发!”
明确路径 没有动力来这里
有方向,有能力,但是没有干事的动力怎么办,来这里。在青春能量充电站里,主讲者都是从公司内部挑选的先进模范,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更能让青年员工对标先进找差距,激发青年员工的上进心。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彭晨晞,“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高雨楠等青年职工代表,他们都在青春能量充电站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心路和奋斗历程,带领身边团员青年勠力同心、创新超越,较好完成了各自领域的生产任务,并形成了以他们为核心的青年先进群体。2021年,中央企业团工委授予高雨楠所在的总装厂928脉动生产线“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围绕青年创新创效工作,陕飞公司利用青春能量充电站平台,邀请陕西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杨明芳,陕西省劳模、陕西省“三秦工匠”、航空工业特级技能专家李国栋,与青年员工们结合实际工作就“创新”展开讨论,分享了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和创新做法,鼓励青年多尝试、多思考,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在他们的鼓励下,青年员工提出了许多创新创效项目,新思路、新方法让科研生产工作有了新支撑。
自2020年“陕飞青春能量充电站”平台建设以来,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队伍,从青春能量充电站走出的青年员工绝大多数已成长为各领域的核心骨干力量,部分青年员工也走上了领导干部、专家岗位。其中,10名基层青年员工获评陕飞“杰出青年”,50余名青年入选陕飞青年骨干人才库,2名技术类青年分别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10名技能类青年荣获“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青春能量充电站”平台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的青年员工培养体系,平台从选人、育人到用人,分阶段制定了青年员工成长计划,结合公司科研生产经营实际,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充电”,成熟一批、运用一批、吸引一批,让“青春能量充电站”成为人才输出“工厂”。(杨帆 秦浩智 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