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致敬百年,时光不老 , 青春正好。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新时代的航空青年,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建设航空强国,留下青春奋斗的鲜明印记。
保持热爱,风雨淬炼,创新的必然规律,来自前期扎实积累和不懈坚持。
2010年夏
2012年,邱良军从航空工业直升机所硕士点毕业以来,就一直参与AC313试飞数据测试的工作。
同年,AC313直升机在国内首次开展发动机损失功率论证,他负责重要数据测试分析,尝试让飞行性能专业深入参与到方案设计的每个阶段。创新探索的品质已初见端倪。
2014年,他在软件设计中不断突破,特别是在直升机新构型设计中,旋翼与机身配平状态产生了很多不确定性,导致他在软件的迭代升级中一度遭遇了瓶颈。
“做科研创新一开始有一个最大爆发期,后面成绩的突破就会渐渐慢下来,一段时间积累后又会有新的突破。”
为了创新推进新构型直升机研究,邱良军深入研究实践开发了计算软件,广泛运用于直升机的性能分析和方案设计中。
“技术突破就像盖楼房,由砖瓦一块块垒起来,平台中的每个模块需要不断跟上新构型发展潮流,经过历史考验,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对分析结果负责。”
2022年,邱良军对这款飞行性能分析软件编写,已持续进入了第10个年头,迭代了四个版本。
保持热爱,有备而来。理论扎实程度,决定了未来能走多远。
2021年冬
2010年邱良军刚入所时,时任飞行性能组组长的李杰就惊讶于他的“有备而来”。不仅对航空产业现状、直升机发展现状了解深入,对直升机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总体气动设计、航空发动机原理、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等方面的掌握也已达到一定深度,“好像工作了好几年。”
2013年,邱良军开始担任重点型号总体气动部项目负责人,开始尝试打破专业的边界,将飞行性能、重量、飞行品质、气动设计、气动载荷等专业统合起来,打开了多专业共同完成总体参数设计的先河。
数据处理是飞行性能专业入门的第一课,邱良军在参与AC313试飞数据测试工作时,就开始思考如何建立一套更为科学标准化的试飞测试软件。他统计了成熟机型试飞数据的随机误差,发现其分布规律,并建立了试飞数据质量的量化标准。
目前,这款试飞软件还被航空工业其他单位采用,显著提高了试飞数据处理质量和速度。
如何找准自己的突破方向明确定位积累力量,潜心研究,是一个有心人成长中的关键。
这款试飞软件的开发同样经历过多轮迭代,且几乎都在外场跟飞现场或出差途中编写完成,他也享受着设计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视野的开拓。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保持创新的动能,为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奋斗。
入所不到两年,邱良军设计的一款“天眼”炮射无人直升机,获得直升机所第三届新概念飞行器设计大赛一等奖,之后又获得第五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优秀奖。
2021年,在直升机所“创新之星”评比中,邱良军再次以多学科耦合总体参数优化技术、新构型飞行性能分析技术、试飞数据质量提升技术和飞行状态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成为五颗闪耀光芒的创新之“星”中的一员。
“一般性的创新很容易,天马行空写出的编码融合在每一个角落里,有对的,错的,适合的,不适合的,必须经历过工作实践和历史检验,大浪淘沙,最后真正融入工作产生价值创造,符合人性需要的,才是真正的创新。”
从2019年上任科室主任以来,他把创新文化建设作为管理的主要方向。有了创新文化的初步宣导和接纳,他考虑如何把措施落到实处,促进主动创新氛围的培育。
从入所时的热情探索,到如今的越战越勇,他由热爱而设定了一个目标,更前瞻地识别未来责任、专业方向,在现实中竭尽全力地紧随历史潮流前行,从一个人,到带着一群人,走向心中的圣地。
青年有话说
航空前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了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歼10、歼20、直10、直20、运20,这一个个光辉的足迹不断鼓舞着中国航空人在世界航空舞台上奋勇争先。
今天,直升机正在往高速化方向发展,各种创新构型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直升机的面貌,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比肩世界的严峻挑战。
我们新一代航空青年已经接过火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更要创新超越,追赶国际先进,实现数代航空人领跑世界航空的夙愿。
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