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流动,打造数智工厂。航发动力数字化厂房建设。
“各个设备模型的距离,均按现场实际等比例缩小后排布,新的产线布局一目了然,物流走向清晰可见。”
走进航发动力喷管中心新厂房项目作战室,一幅精致的沙盘图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航发动力喷管中心全体人员精心谋划设计并反复迭代后确定的新厂房微缩模型,也是落实数字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建设需求的实践探索。
今年以来,航发动力在集团数字化应用“最后一公里”试点单位大修中心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复制推广力度,以喷管中心为典型机加车间试点,引入“全面流动管理”思路,通过率先开展产线布局优化、业务流程梳理等精益管理工作,夯实数字化产线建设、生产管控平台深度应用的基础,让数字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复制更有质量。
聚焦精益目标 统一布局思路
“这是一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工作。”回忆起新厂房设计之初的踌躇,航发动力喷管中心主任杨金锋感慨良多。
厂房搬迁不是简单地搬家卸货。
作业单元如何划分更加合理?物流路线如何设计更加经济?人机关系如何匹配更加高效?这都要经过科学、精益化的设计与预判。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利用精益工具,设计新厂房的车间布局和物流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物流效率,打造精益喷管车间,为后期数字化车间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杨金锋说。
精益改进之路犹如滚石上山,最难的是起步。航发动力喷管中心自2019年起就启动了厂房规划项目,因为缺少经验,第一版设计方案的厂房布局和老厂房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在各工区之间的关联、产线的连接、物料流转路线等方面考虑较少。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航发动力喷管中心下决心引入了标杆企业经验,按照“全面流动管理”的思路开展新厂房设计工作。
通过现状诊断,航发动力喷管中心从布局、物流、工艺、管理等方面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广泛征集改善建议和期望,并总结归纳为十个方面的定性指标,确定成本、交付、质量三个方面的定量目标,按照工艺流程对七类典型产品进行布局设计和产线设计。
在全员共同参与下,大家统一了思路,最终决定“沿着产品形成过程,以物流路径最短、不走回头路为原则设计物流路线,按照线端布置进行数字化生产线及精益单元建设”。
建强精益团队 协同深入推进
产线建设目标与方案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实现的问题。对此,航发动力喷管中心成立了整体布局、产线设计、物流管理及项目管理四个专项团队,各小组从细从优向前推进。
“全面流动管理要求我们从全局角度系统性看问题。”按照“我使用、我需要、我设计、我搭建、我改进”的理念,整体布局组对厂房布局、功能区设计等方面进行逐步改善,从“零件加工—单件入库—组件试验—成品入库”进行系统性规划。
“某工序夹具改进后,不仅装夹时间缩短至20秒以内,而且实现了上下双刀位同时加工,缩短6分钟的纯加工时间,生产效率大为提升。”整体布局组负责人认为,坚持运用PDCA循环可以推动改善不断升级。
“每条线的产能是多少、配几名工人、每个工位的循环时间是多少……这些都要考虑在内。”引入精益理念后,产线设计组对基础数据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将产能计算细化到逐台设备的实作工时及生产准备时间,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一人多机、标准化作业等工作。
某喷嘴精密产线由多台设备组成,围绕一人多机、标准生产准备流程等方面实施改善,操作工人由原来的单班13人减少至6人,既减少了人工投入,又能够快速满足生产需求。
物流管理组在向标杆企业学习时深刻认识到:“我们要替工人着想,及时、主动、按需提供工装工具,尽最大程度减少等待浪费。”
对此,他们自行制作简易便捷工装配送车,并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制作了成组化、可嵌套、易搬运的容器,清理长期不用的工装工具,将常用工具配备在工位旁,后期还将在新厂房设置工位线边物料带等区域,实现拉动生产。
项目管理组以大部屋为载体,总结项目推进中的经验教训,采取课件内化、编制设计指导书等形式进行知识管理和骨干培养,致力于打造一批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内训师队伍,为深入推进AEOS建设应用传经布道、解疑释惑。
根植精益理念 深化数智运用
目前,航发动力喷管中心的新厂房施工已全面启动,预计6月份将进行1:1的3P模拟,验证整体布局科学性,并实施厂房搬迁工作,物流仓储、产线设计同步进行,为后期数字化车间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实践验证精益知识,很锻炼人。”回顾实践所得,航发动力喷管中心AEOS项目控制室负责人谢晓林收获颇丰——
运用思维导图确定开展以“精益改善与AEOS生产制造体系为基础、产线与物流设计为支撑,在项目作战室统筹规划下的QCD指标全面提升”的生产管理变革。
依据需求及产能分析报告,明确产品近五年任务需求,进行理论节拍计算。
结合鱼骨图、山积图清晰展示产品构成及其加工数据,利用物流动线图反复规划产品流经过程及其物理距离,最后通过现状价值流图梳理管理问题,并按轻重缓急分类别、层次跟踪处理。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为了实现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建设目标,航发动力喷管中心将持续应用精益理念,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全员参与、总结反省、持续改进,不断探索推进数字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的建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