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军费开支要占到GDP的2%
进入21世纪初,欧洲多国曾连年削减军费开支。尤其是北约(NATO)跟随美国在阿富汗开展的“军事行动”并不成功,这让欧洲深感疲惫,并着意淡化军力在外交政策中的作用。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多国的军费在各国年度GDP中的占比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即便美国前总统曾一再要求、“恫吓”,这一比例也没有达到2%这一“目标”。
但如今,在俄乌冲突等一系列国际事件的影响下,德国、瑞典、丹麦、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纷纷表示将“尽快”增加军费开支。
德国国防部本周宣布将采购35架洛马的F-35(图为2018年柏林航展上的F-35),此前德国还向波音订购了5架P-8A反潜机。
2月27日,德国总理舒尔茨表示,德国军费开支将从2021年的470亿欧元涨到千亿欧元,占德国年度GDP的2%。紧接着,3月10日,瑞典也宣布会尽快大幅提高军费开支,达到占其年度GDP2%的目标,也就是从2021年的约660亿克朗(68亿美元)涨到2025年的910亿克朗。
随后丹麦首相也明确表态:“历史性的时刻就要做出历史性的决定。”丹麦政府将向国防部拨付近年来的最高预算,以使丹麦的军费开支GDP占比从2019年的1.35%增加到2023年的1.5%。
在冷战时期,瑞典的军费开支占GDP比例一度高达4%;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瑞典不断削减军费开支,已经降至GDP的1%左右。
涨军费,更念念不忘“国防自主”
德国的“涨军费”决策无疑会对欧洲大陆产生巨大影响,可能会引起更多欧洲国家的跟进、效仿,乃至开辟一个欧洲国防开支的“新时代”。一个更加确定的未来,就是军力壮大后的德国将更加积极地寻求在欧洲防务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但国际媒体对于欧洲各国“涨军费”一事也不乏怀疑态度——在当下欧洲国家普遍经济疲软的背景下,虽然各国政府普遍有增加军费预算的目标,但很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提案可能不会很快在各国议会和民众中获得通过和认可。
但此刻,欧洲多国政府所忌惮的并不仅仅是紧张的俄乌局势,还有此前美国政府,尤其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所鼓吹的“美国优先”政策——这一政策令欧洲诸国再次意识到国防独立自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所以,即便德国已经初步敲定将从美国购买F-35(而非“台风”),但德国政府依旧不忘表明心迹:未来的先进武器必将从欧洲企业购买,德国将继续与法国一起开发其第六代“未来空战系统”(FCAS),“以使重要的关键技术留在德国和欧洲”。
在宣布采购美国F-35A的同时,德国政府也不忘再次亮明态度,给FCAS计划中的法国和西班牙喂一颗“定心丸”。
过去5年,欧洲武器进口悄然猛增
愿望虽然美好,但从过去到今天,欧洲一直大量从美国进口武器装备。
近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欧洲是世界各地区武器进口增幅最大的区域。对比2012年至2016年的数据,欧洲地区的武器进口量增长了19%,占全球军贸交易份额的13%。
SIPRI发布的图表中,“饼”越大表示买的越多,欧洲地区的前3大武器装备进口国为英国、挪威和荷兰。
SIPRI分析指出,考虑到当下的国际形势,欧洲地区武器装备进口的增长之势将延续到下一个报告周期、甚至未来10年。特别是对于那些本国没有国防工业的欧洲国家而言,武器进口是必须的。
从货源来说,这些欧洲国家主要是从美国采购武器装备,特别是军机。譬如欧洲地区位居前三位的武器进口国:英国、挪威和荷兰,近年来全部采购了美国F-35战斗机,三国累计下单71架。再算上最近的德国,目前已有10个欧洲国家(分别为芬兰、瑞士、比利时、波兰、丹麦、意大利、挪威、英国、荷兰和德国)选购了F-35。这也难怪洛马公司会“凡尔赛”地表示:“目前F-35已经赢下了其参与竞标的全部战斗机项目”。
法德意英能撑起防务自主的大旗吗?
在美国与欧洲的密切关系中,军贸被认为“在跨大西洋安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硬币都有两面。这样的军贸关系一方面显示出双方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欧洲诸国对美式武器的强烈依赖。
也许是为了“对冲”这种不安全感,SIPRI也给出了一组较为乐观的数据,让读者觉得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依然能撑起欧洲防务自主这面“大旗”。
根据SIPRI的统计数据,法国是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俄的第三大武器出口国,其出口份额占全球军贸市场的11%,近5年的数据同比2012-2016年增长了59%。而德国则是世界第5大出口国,虽同比下降了19%,但依旧占全球武器出口总份额的4.5%。而作为“欧洲最大武器进口国”的英国,在武器出口份额上则猛烈下降了41%,只保住了2.9%的份额。
对于增加国防预算这件事,欧洲本土的航空航天和防务企业回应积极。近期收购了德国企业亨索尔特公司(HAGG)的意大利企业莱昂纳多,一直希望成为欧洲国防电子领域的领导者。最近莱昂纳多就宣布,计划未来5年内在意大利投资10亿欧元,用于开发新产品、实现工厂现代化并加强其国防电子产品供应链。对意大利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利好,在SIPRI数据中,最近5年意大利是全球第6大武器出口国,全球占比3.1%,同比增长了16%。
过去5年军贸市场中的美俄印
根据SIPRI发布的这组数据,近5年美国的武器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4%,其全球份额从32%增加到39%。中东地区是其“大客户”,美国武器转让的43%都流入了这一地区,最大的“金主”当数沙特阿拉伯。
在产品分类上,军机是美国最主要的军贸产品,占出口总额的62%;其次是导弹(17%)和坦克装甲车辆(10%)。
欧洲涨军费,一定会有不小的部分会落入“山姆大叔”的钱袋。
俄罗斯依旧是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国,出口份额占全球比例为19%,但对比2012-2016年的5年同期已经下降了26%。至于下降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印度和越南这两大传统的俄式武器装备进口国最近5年买少了。
但印度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虽然过去5年印度的武器装备进口同比下降了21%,但可以预计的是,未来5年印度在武器装备进口上应该还会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