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正式开幕;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开幕。
航空工业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忠诚履职,带去了这些富有建设性的议案、提案与建议。
航空工业政协委员合影。左起为:李克明、吴希明、唐长红、谭瑞松、李志强、崔彦勇。
航空工业全国人大代表合影。左起为:刘忠、羊毅、吕惊雷、樊会涛、赵平。
建议建立军工央企资产调整平台
处在新阶段、新格局、新理念高度的军工央企,横向对优看齐其他央企,纵向总结归纳自身优势与不足,深刻感受到自身盘活存量资产,处置非主业、非优势企业及业务(“两非”)和低效、无效资产(“两资”)中存在一些问题,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建议在政府主管单位的统一组织部署下,建立完善军工央企资产调整机制和军工企业资产调整平台,推动各军工央企调整资产信息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资产运作能力的协同合作,促进存量盘活和资产流动,处置“两非”“两资”,实现最优交易。
该平台将有利于推进“大军工”和“全社会”两个市场的双循环,支撑各军工央企产业优化轻装前进,保障装备科研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樊会涛
建议落实航空强国战略
目前我国做实通航产业还存在诸如产业环境基础薄弱、产业资源分散、多头管理、航空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建议提出,由政府主导,建立跨部门军、地、航协调机制,统筹推动通航产业发展;整合地区航空资源,打造民航运输和通航运营一体化支持保障基础环境;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打造若干应急救援基地;支持地区通航平台公司与通用航空“国家队”深度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 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贵航党委书记、总经理吕惊雷
建议将航空报国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航空工业走过70年发展历程,实现了与国际先进航空工业从望尘莫及、望其项背到同台竞技的历史性跨越,培育和积淀了厚重的航空报国精神。
建议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利用宣传主渠道,采取各种鲜活生动的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和弘扬,凝聚起全社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航空强国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共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空企业。
——全国政协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唐长红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光电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专职委员羊毅
建议加快构建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构建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高端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重要途径,是支撑战略空军军企一体、军地一体的重要保障。
建立健全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相关制度及政策、构建高端制造业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建立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打造一体化职业教育平台等四个方面来加快构建我国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制造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志强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凌峰军品分厂加工中心班长刘忠
建议构建中国特色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型号牵引、跟踪仿制后,我国航空科技发展已经从“跟跑者”进阶为“并行者”,甚至是“领跑者”。但眼下,航空科技已经开始进入技术“无人区”。
“到了这个阶段,不会有人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走,只有靠自己。”
建议以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加快航空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相互衔接的航空实验室体系,构建“核心+基地+网络”的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我国航空科技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
建议开“超市” 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一个大国的基石,关系到国家工业实力、国民就业、制造水平。通过几十年的奋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眼下我国制造业也有一些共性问题。
建议国家应发挥制度优势,通过顶层设计规划,在制造业发达地区根据地方行业特点建设多元化产业集群,以所需门类招商引资,以培植小型化、专业化、智能化企业为主,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优势民营企业在资质达标的情况下,组建工业园区,实现技术和元器件的批量化产出,形成‘超市’,为军工企业提供成熟的货架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凌峰军品分厂加工中心班长刘忠
除关注航空领域主责主业的相关议题外,航空工业代表与委员们还通过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目光投向国计民生等更为广阔的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制造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志强提出:“应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控,推进数据产权立法、监管、交易及扩宽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陕飞部件厂飞机铆接装配钳工赵平提出:“应加大对网络施暴者的惩戒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洪都副总工程师崔彦勇则提出:“建议在江西建设中国航空工业博物馆。”
全国两会是沟通“江湖”与“庙堂”的桥梁,也是绘就未来中国发展蓝图的盛会……随着一份份真知灼见的提案议案、一条条有理有据的意见建议再次抵京,中国航空业的未来不断清晰起来,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