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主请出山:“威龙”出击

2022-01-17 12:30 中国航空报 中国航空报 专栏

“机”主请出山——关于歼20的妙计

三国历史上有这么一段故事:诸葛亮“出山”后,与刘备开始创业大计,经国济世,救国安邦,三分天下建立蜀国。N多年后,巴蜀之地有了麻将、火锅、耙耳朵……众人向往之。与N多年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躬耕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新中国航空事业,在巴蜀也有一位兄台随他“出山”,闯出了一番新天地。“机”主请出山“第一趴”,巴蜀之地的一位“机”主,呈上关于歼20的两条妙计......

“机”主介绍:这位“机”主出山51年,以最初“几台机床、一百多台仪器,三百余人”的薄弱基础,历经艰苦创业、奋力追赶、创新开拓、持续跨越,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与空天飞行器研发基地。

从歼9、歼7C/ D、歼10、“枭龙”系列飞机研制,到持续打造歼20跨代新机、无人机和空天领域着力开拓,科研型号的不断丰富发展,都离不开这位“机”主自立自强的创新开拓。

“机”主芳名,航空工业成都所——从事飞行器设计和航空航天多学科综合性研究,致力于中国最先进歼击机、无人机研制与空天高技术发展。

妙计一:如何通过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战机研制按节点推进?

尖端航空武器装备伴随着不计其数的设计、发图、试验、试飞……在研制过程中,进度和时间的冲突是永恒的命题。为了保节点、抢进度,提高工作效率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成都所飞控部的设计人员在歼20飞机研制的跟试过程中,面对需要人工机械化操作的总线配置检查工作,是如何提高其测试效率的呢?

思路

飞机总线配置检查是型号研制跟试现场不可或缺的日常工作。每次检查都会产生数百个需要人工逐条核对的数据包,耗时耗力且无技术含量,同时还无法保证百分百的核对正确率。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工具,替代纯人工的机械化操作。

方法

成都所飞控部设计研发人员运用代码编程序、写工具、做软件,最终开发生成总线配置表测试工具,随即带到型号研制现场投入实际测试应用。

该工具可以对总线配置检查过程中生成的全部数据包迅速进行逐条的数据自动读取和核对,原本一天的工作量缩减至半小时完成,并保证了百分百的核对正确率。该工具的投入使用,不仅彻底解放了人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总线配置检查的测试效率。

妙计二:飞机故障清单“看不懂”如何解决?

(啥也不是,替代图)

尖端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出现问题时生成的故障清单往往专业性很强,大多机务人员都不大能看懂。那么,如何能让“高冷”的故障清单“接地气”呢?

思路

战机的飞控系统在外场报故后生成的故障清单专业性特别强,基本只有经验丰富的“老”机务才能看懂,因此几乎都需要飞控专业的人员到现场解决。

为了缓解人手压力,成都所飞控部的几个青年设计师们决定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让“高深”的故障清单学会“说大白话”。

方法

成都所飞控部的设计研发人员采用故障树建模推理和案例匹配的方法,设计开发生成了一款具有故障自动识别功能的智能诊断系统,故障发生后能自动读取故障清单,一键开启故障分析模式——每个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根据发生概率高低依次排列,并给出与之对应的处置程序对故障进行隔离定位及处理。

此番操作将故障清单的专业度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解读,机务人员可直接判断并处理,大大减轻了飞控专业的保障压力,既节省了人力,更大幅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为歼20飞机研制工作按节点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出山,就要肩负起使命与担当。

今天这家主“机”设计所,肩负“国之重任”,矢志勇立创新开拓的潮头,坚持海、陆、空、天一体化发展,不断拓展技术活动新空间和新领域,加强未来战争战术和作战模式分析,融入体系作战的广阔空间。

正是在创业奋斗中每一步的努力奔跑,每一次的执着追梦,最终汇成了我们龙腾东方、龙行天下的坚实足迹!

“机”主很忙,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