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航西飞:弹好均衡交付“三重奏” 谱写精益智造“新乐章”

2021-12-27 17:11 中国航空报 CAN译讯 专栏

李玉峰 摄

编者按:2021年即将结束,这一年航空工业各单位均衡生产又到了交卷之时。围绕均衡生产,航空人拼搏努力。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期讲述各单位以智取胜、稳步升级的故事。

四季度以来,中航西飞全体职工正奋力跑出加速度。在机翼装配厂,他们以守正创新、均衡交付为根本,从“精”开始,用精益理念做好各业务领域的降本增效工作,为实现连续生产、均衡交付的目标,共同谱写了一曲精益智造“新乐章”。

实施“结对计划”谱写“均衡交付”主旋律

在精益单元建设中,所有人不再是旁观者,而变为参与者。产品是有生命的,生产现场是有序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的工作效率更高了,心情也更舒畅了,从抱怨、不理解、不认同到如今的赞同和自主自发地要来做精益,机翼装配厂全员正用最朴素的行动表达出对精益发自内心的坚守。

“结对计划”这个词是机翼装配厂今年的热点词汇,建立单元协同“短链”,持续优化各单元之间上下游工序,提升“多兵种作战”的协同能力是今年在精益单元建设中的又一策略。通过“精益+合作”解决过程工序的生产等待时间,缩短产品交付周期,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推进均衡生产。

说起“结对计划”启动初期,李师傅时常面露一丝羞涩:“那时候感觉自己的活都干不完,还要去给瓶颈部位的地方帮忙,怎么也想不通!实践出真知呀,当时是我对精益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呢!”结对计划启动后,根据任务量与人员配比进行了柔性调整,最大程度拉平各站位的工作节奏,人员利用率放大的同时,实现了全员“齐步走”。尝到了精益的甜头,李师傅打趣地说道:“如今真的是更合理了!我们用多余的时间去攻坚瓶颈站位,不但增加了收入,还促使整个交付周期缩短了,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这么划算的事情,谁还能不愿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大家打破了以往“一亩三分田”的工作模式,主人翁意识更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更高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最终,精益为大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加强专项培训弹奏“节点管控”最强音

按照公司“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总体部署,“十四五”期间,机翼装配厂批产和研制任务高度交叉,装配制造工艺由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推进速度也进一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应用对专业厂节点管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一套全体系的节点管控机制成为提质增效、均衡交付工作落地实施的“撒手锏”。

机翼装配厂内训师团队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从业务流程宣贯、专业名词讲解、精益知识培训三个角度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安全生产、团队管理、绩效考核、精益改进等相关知识细化解析。交流碰撞产生“火花”,触发无数激情与灵感,让所有人都向着精益工厂的目标全力奔跑。细分成本管控层级,强化三级检查机制,明确检查重点,使工作有度、抽检有标、节点有保障。利用班前会,掌握产品生产动态,建立相关问题快速响应机制,有效提高均衡交付的执行力。

提高精益改进力度谱写“精益创新”进行曲

随着精益改进力度逐步加大,生产现场改进早已从表面的概念性改进转变为深入式改进。一个个精益柜、工具车不断升级,零散的库房合并后变成了精益的工具“超市”……新点子、好方法在职工的脑中、手中变成了现实,实现效率最高、利益最大化。老厂房换了新容颜,老厂房里的人也有了新的活力和期待。让精益成为习惯,让卓越成为可能;让规则深入人心,让体系得到敬畏;让创新成为常态,让智慧成为财富,这些理念已悄然植入员工的心中。

机翼装配厂的“月光工段”正如其名,常常在工作之余玩转精益“魔法”,将精益愿景转化为实景,生产现场在悄无声息里大变样……机翼装配厂配漆间一直没有专用调漆台,且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漆无专用定置区。调漆师傅总抱怨说:“操作起来感觉很不顺手,现场原材料、在制品混放在一起也会增加配制成品漆的质量风险。”为改变现状,“月光工段”主动出击,查看配漆间现场,并参照人机工程学原理构建U字形操作间布局,合理规划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漆的存放区域。新制调漆台有效提高了漆料加工效率,减少了配制过程中的漆料浪费,人员移动也随之减少,效率大幅提升,配漆间摇身一变成了机翼装配厂漆料“超市”。

机翼装配厂根据均衡交付指导原则及控制工作重点方向,制定了均衡交付总体方案。借助可视化、信息化手段,做细、做实节点管控工作,加强现场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如今,大家忙闲均衡,再也不用年底加班加点鏖战抢进度。

责任编辑: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