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海军发布了一份名为《2030-2035年海军航空愿景》的报告。
报告的重点内容是制定“下一代航母舰载机联队”的配置计划。报告中反复强调,此举是为了应对未来的“大国竞争”,特别是应对来自亚太地区的、正在迅速迈进的装备现代化进程的威胁。
未来十年将“变阵”,型号更庞杂
目前,美国海军拥有9支航母舰载机联队(Carrier Air Wing,简称CVW),部署在11艘航母上。
当下美国航母舰载机联队的结构是:
4个战斗机中队,每个中队有11架F/A-18E/F“超级大黄蜂”;一个电子战中队、配置5架EA-18G电子战飞机,一个预警机中队、4架E-2“鹰眼”预警机。此外,还有MH-60R、MH-60S直升机和C-2“灰狗”运输机作为支援保障机。
按照报告中规划的“下一代航母舰载机联队”的配置计划,未来几年美国航母舰载机联队的机种将迎来一场融合新型隐身舰载战斗机、舰载无人机、新一代武器弹药的大变革:
目前4个F/A-18E/F战斗机中队中的一个,将被替换为10架(未来将增加到14架)F-35C组成的隐身战斗机中队,并配有2架EA-18G“咆哮者”和一架E-2预警机。
“卡尔·文森”号舰艏上停放的舰载机。未来30年内,F/A-18E/F、EA-18G、F-35C、E-2D、CMV-22、MQ-25、MH-60R/S等更多样的机型将云集于此。
与此同时,新的CMV-22B倾转旋翼机也将彻底取代C-2“灰狗”,担负起航母上的空中运输任务。在更长远的规划中,舰载无人加油机MQ-25“黄貂鱼”也将开始系列化发展,将衍生出侦察型,充实每支航母舰载机联队、增强执行监视任务的能力。
根据这份报告,这种相当复杂、多机型组合的CVW,将成为未来美国海军航母上的“标准套餐”。
不只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在跟进这样的“变阵”趋势。
去年年底,美国海军陆战队宣布首个F-35C隐身战斗机中队具备初始战斗力;同时也表示,未来将采购约70架F-35C装备4个中队、分别部署在美国的东西海岸,以支持美国海军CVW。
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还购买了数百架F-35B,它们将被部署在陆上基地和9艘两栖攻击舰上。
美国海军陆战队VMFA-314中队的F-35C,去年底已具备初始战斗力,未来将“寄居”在美国海军航母上。
隐身战斗机中队首次部署,已经出海
目前,美国海军已经按照这一计划迈出了第一步。
今年8月初,CVN-70“卡尔·文森”号航母搭载“阿尔戈英雄”第147战斗机中队从圣迭戈启航,成为首艘部署隐身战斗机中队的美国航母。“卡尔·文森”号上的第二航母舰载机联队,也成美国海军中首支集成了四代机F/A-18E/F和五代机F-35C,并可实战部署的舰载机联队。
“卡尔·文森”号除了首次部署F-35C战斗机中队外,还首次部署了CMV-22B“鱼鹰”,取代C-2A“灰狗”成为美国航母上的新一代运输机。
对此,美国海军表示:F-35C中队的任务部署为航母打击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杀伤力和生存能力”,确保了“能够在当下和未来的竞争中行动和取胜”。显然,F-35C被视为航母舰载机联队中的关键型号,并且未来该机还将配备三种新武器:联合防区外滑翔制造炸弹(JSOW)、增程反辐射导弹(AARGM-ER)、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SDBⅡ。
“阿尔戈英雄”第147战斗机中队的F-35C在“卡尔·文森”号上。
还停留在纸面上的新机:2035年的F/A-XX
这样的改变,以及这份报告明确地传达出了美国海军的忧虑:主要对手的舰船、飞机和导弹变得越来越先进、数量越来越多,弹射器、隐身舰载机、舰载预警机等装备的出现与部署只是时间问题。
出于这样的估计,美国海军中有部分观点认为:如果美国海军现在“不努力变革”、“不努力打造新一代舰载机”,到2035年左右美国海军的明显优势将不复存在。
所以,美国海军需要在2035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之前,为航母武装新一代舰载机战斗机F/A-XX,以近一步提升航母打击群的力量投射能力。
但目前美国海军所需的F/A-XX依然停留在纸面上:“它必须具有更远的航程、更快的飞机速度,结合被动和主动传感器技术,并具备使用未来新一代远程武器的能力……”
进一步来说,就算F/A-XX能够如期设计、生产出来,另一个问题也会随之产生:美国海军能否负担得起购买数百架的新一代F/A-XX、换掉目前的600架左右F/A-18E/F“超级大黄蜂”的巨大开支?
毕竟,到了2035年,“超级大黄蜂”就是一款30多岁的老机型、老设计了,在“大国竞争”中,显然没法再帮美国提振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