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宇航致力于航空发动机解决方案、液压、燃油与惰化、作动控制、管路系统的设计与系统集成、部件生产,长期以来与中国航空工业有广泛合作和交流。在本届中国航展期间,伊顿宇航集团亚太区总经理吴儁扬接受了中国航空报记者的采访。
中国航空报:请您简要介绍伊顿在珠海航展上重点展示的产品。
吴儁扬:伊顿宇航很高兴能够展示伊顿不断增长的燃油和惰化、液压、运动控制、发动机、管路和互连产品以及技术。在过去两年中,我们通过收购Souriau Sunbank和Cobham Mission Systems增强了我们的产品供应,并期待在我们的展位上突出伊顿新的电气互连和燃油惰化解决方案。
中国航空报:伊顿的本地化策略是什么?目前的进展如何?
吴儁扬:本地化是我们在中国的一项关键战略,因为伊顿宇航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伊顿宇航于2011年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伊顿上飞(上海)航空管路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伊飞公司),以支持ARJ21和C919项目。从那时起,伊飞公司将其能力从产品设计和制造扩展到维护、维修和大修(MRO)服务。我们还进一步扩大了伊飞公司的工程、维修和售后支持能力。
中国航空报:在维护和售后服务方面,伊顿能为中国客户提供哪些服务?
吴儁扬:伊飞公司已在上海建立了维护能力,以降低运输成本、缩短周转时间并帮助客户降低维护成本。伊顿宇航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欧洲航空航天局(EASA)和中国民航局(CAAC)许可的MRO运营机构随时准备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航空公司、飞机和发动机维修厂客户提供高压管路、液压和燃油部件的维修服务。
我们的售后重点仍然是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直与客户密切合作,收集有关伊顿产品的数据,以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改善客户的安全性和生命周期成本。
中国航空报:伊顿对未来有何计划?是否会继续扩大伊顿宇航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吴儁扬:虽然伊顿在主流商用窄体机和宽体机,商务机和通用航空领域的多个平台上已占领大量液压、燃油和管路市场,但我们将继续探索机会,以扩大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伊顿不断增长的产品组合将使我们在中国的客户能够更多地受益于下一代技术,以支持适应未来的传统飞机和多电飞机。(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