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UD系统助力山航航班到港准点率“两连冠”

2021-08-20 17:21 中国航空报 CAN译讯 专栏

今年上半年,据飞常准披露的数据显示,在“13家中国大陆地区主要客运航司TOP榜”中,山东航空到港准点率最高,达81.51%,到港平均延误时长为12.5分钟。

能够保障山航航班无惧风雨,安全准时的,并不是无视风雨的莽撞,而是超前布置、安全可靠的航空科技“杀手锏”——平视显示系统(HUD)。

山航如何未雨绸缪?

山东航空在山东省内有两个主基地:济南和青岛。而由于地处渤海湾畔的山东半岛,山东航空成立以来就深受低能见度天气对航班正常性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航空成为我国航司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5年6月,山东航空引进了中国第一架安装了HUD系统的波音737-800飞机用于性能评估。

这架波音737-800飞机上的HUD系统来自柯林斯宇航公司,产品名为平视指引系统(HGS)。自此,柯林斯宇航与山东航空逐步推动我国HUD运行规章体系的完善,并推动航空新技术的不断铺开与应用。

目前,中国民航局已经建立了完整的HUD运行规章体系,验证批准了HUD标准I类、标准II类、特殊I类、特殊II类以及RVR 150米起飞等低能见运行程序,极大提高了中国民航全天候运行的能力。

而作为先行者之一,山航也不断推进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截至2021年7月,山航机队规模达到132架,并基本实现了HGS全覆盖。

精细化飞行利器

平视显示系统(HUD)英文全称是Head-up display,直译过来是“抬头显示”或“平视显示”,最早应用于战斗机上。

HUD改变了传统的飞机驾驶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地面导航和飞行姿态信息集成显示在平视显示器上,驾驶员能够在平视状态下注视飞行仪表和导航数据,跟随HUD指引来飞行。而HUD平视镜的数据与飞机外界实景叠加,也可以让飞行员随时根据数据修正飞行姿态,实现精细化飞行。

而柯林斯宇航的HGS系统是全球第一款应用于干线运输航空机型的HUD设备,目前主要安装在波音737NG以及737MAX窄体机、787和未来新一代宽体机777X等平台上。

相比市场上的其他产品,柯林斯HGS系统能够替代自动驾驶和自动着陆系统,在场区条件和地面设施不能严格满足对应传统仪表着陆要求的机场,实施同等水平的低能见运行;这使得航空公司能够在优化机载系统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公司机队安全运行水平和低能见度运行的能力。正是基于这些优势,目前美国已经有超过80%的波音737飞机都安装了柯林斯HGS系统。

中国民航新技术应用重点

正是由于HUD对于飞行品质和运行安全的显著提升,中国民航局在2012年颁布了《平视显示器(HUD)应用路线图》。根据这一文件,我国民航机队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机队100%安装HUD的实施目标。

这一发展路线也同时符合中国民航在“建设民航强国”战略和“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加快推进航行新技术运营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截至目前,国内民航机队中已有超过1200架飞机安装了HUD系统,其中近75%为柯林斯提供的产品。

此外,全国已经有96个机场具备了HUD特殊I类运行程序,22个机场具备了HUD特殊II类运行程序,24个机场具备了RVR 200米或150米的低能见起飞程序。其中新开放的大兴机场基于HUD技术甚至实现了RVR 75米起飞的极端天气放行能力。

目前,包括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在内的19家航空公司近1200名机长、1800名副驾驶具备了HUD运行资质。

责任编辑:@in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