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强国 自立自强 听听航空人的决心

2021-06-02 09:56 中国航空新闻网 航空工业 专栏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航空工业全体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一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伟

大家对于这几年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感到非常鼓舞,实际上也对未来的挑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增进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决心。总书记的讲话每字每句都抓住了大家的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

航空是增强国家安全和引领高端技术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对于航空人来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就是从国家迫切和长远需求出发,不负使命、不懈奋斗,努力贡献航空智慧,创造更好更强的航空装备。

航空工业沈飞唐臣升

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依赖于持续性的科技创新,因此,科技创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我国航空制造技术发展到今天离不开一代代航空人前赴后继、奋发图强、砥砺创新的贡献。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是,不但要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这样不但能够避免技术“跟跑”或者被“卡脖子”的现象,而且,能够引领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为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奠定雄厚的技术基础。

航空工业风雷刘田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我们科研战线上的同志来说是一针强心剂,使我们倍受鼓舞。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利,人民赖之以富,风雷公司的员工应该都深有体会,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不但为国防建设提供了优质装备,公司发展与员工收入也在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完善长家匠薪酬体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不断探索,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公司科技创新方向会更加明确,实现科技兴企,人才兴企的目标。

航空工业陕飞孔德良

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陕飞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科技的发展史,从测绘仿制苏联的安-12运输机,在此基础上,陕飞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如今已成功研发出30余型特种飞机,成为新中国特种飞机的摇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要实现从被动“跟随”向主动“引领”的转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要坚持正向设计的理念,高质量解决型号研制推进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要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决心和勇气大胆开展创新工作,努力推动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贡献力量。


[page]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陈怦 葛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令人鼓舞。航空工业试飞中心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方面的部署,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创新决定30条”要求,以“中国试飞必须领先”的理念为引领,着力强化飞行试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注重以型号试飞任务为牵引、突破瓶颈;聚焦试飞效率提升,强化面向航空科技前沿、面向武器装备重大需求,开创试飞创新提效新局、加快试飞核心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试飞治理效能;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为实现高水平航空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航空工业成都所袁泽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为我们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明确了新的发展方位,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让我们在航空主战装备发展进入“自由王国”的征程中有了更大的勇气和决心;一系列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等指示,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党中央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高度重视与关爱。

在总结国防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歼20正式服役,让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航空是国家战略的高科技领域,特别需要我们做实跨代装备的创新发展,持续加强新技术攻关和研发能力建设,为实现航空装备并跑、领跑提供坚实支撑,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航空工业沈阳所孙智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彰显了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趋势,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新任务新挑战,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军号角。沈阳所在集团的正确领导下,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主机所的牵头作用、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和总体单位的出题者作用,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打造协同创新平台,统筹技术发展方向,加强人才体系构建,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科技创新的范式标杆,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赋能增效!

航空工业自控所赵欣凯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航空仿真测试设备是飞控产品的体检员与监察官,设备要以更高标准、更广维度反映产品特性。“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是以产品的视角提升设备的软硬件研制效率和质量,倒逼科技工作者不断提升通用化设计因子在新研设备中的占比。“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要在设备研制中从操作系统到硬件选材逐步实现国产化。在提质增效,提升产品国产化率的过程中,让我们的航空测试设备日趋精良,为国之重器的装备使用保驾护航。

航空工业哈飞李生伟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深深体会到了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创新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动力,很庆幸我们将拥有最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环境和创新氛围。在今后的直升机研制工作中,我们要将创新意识渗透到每个细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创造活力和潜力,以直升机研制技术的持续突破,助力国产航空装备的跨越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肩负起航空人应承担的使命。

中航西飞赵安安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的科学“进军号”和“动员令”。西飞产业集团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创新决定30条”,瞄准一个“新高地”目标,以“十大技术工程”和“三项支撑”为核心抓手,扎实推进“三步走”发展路径,小步快走联合协同创新,蹄疾步稳构建创新生态,积极进取抢占创新高地。统筹优化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多样创新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和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我们的战略航空力量。

航空工业洪都谢小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振奋人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航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切期望,深刻感受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呼唤。在工作中要坚定创新自信,锚定问题目标,选定重点难点,敢于“揭榜抢单”,奋勇攻关。我们要牢记重托,找准突破口,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充分释放自己的创新潜能,不断超越,踏着开拓创新的坚实步伐,为航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奋勇向前。

航空工业昌飞何玉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科协大会上的讲话,道出了广大科研技术人员的心声。作为一名航空工业昌飞的科研人员,我将踏踏实实地开展基础科研工作,面向“卡脖子”的问题进行原始创新探索研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公司正在开展技术人员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建设,将逐步实现“长家分离”,更好地平衡行政任务与科技研发工作,确保科研技术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中。

[page]

航空工业南京机电李兰

习近平总书记讲“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我深有同感。作为一名航空科技人员,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结构设计,还是技术攻关,都需要真正的静下来把每一个细节研究清楚,心无旁骛把技术原理研究清楚。我们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把更多地才能,更多的时间,都用在航空装备研制上!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重任,一定能在我们手中实现!

航空工业武仪郑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科协大会上的讲话,列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历史性成就,规划了科技发展的方向,让我们深受启发,倍感鼓舞。作为航空科研一线工作者,在日常预研工作中,要加强基础研究,从结冰和防除冰机理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开拓思想,注重积累,将新兴前沿技术与实际工程应用有机结合;将创新落到实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指导产品设计,并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进行验证。要做到高质量科技创新,在扎实开展航空科研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紧密合作,借助高校智力优势和科研条件,结合自身型号技术优势,研制生产高质量的航空机载设备。

航空工业青云王颂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集团党组对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指示和具体要求后,作为航空战线的一名科研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科研工作者必须要主动作为,立足实际岗位,助力航空科技创新的跨越式提升。首先是要聚焦客户抓落实,关注一线用户需求,围绕提升产品质量,快速反应,积极解决现有问题。其次是要立足创新求发展,主要是加强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科技人员的能力建设,同时紧跟行业内重点装备发展需求,切实做好迭代升级和配套工作。

航空工业惠阳刘松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在航空螺旋桨系统领域,我们应根据国家未来装备研制需要,着眼与国际先进和前沿技术的差距,努力弥补自身技术短板。注重培养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造螺旋桨系统研制领域创新型人才队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航空工业特种所孙广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这给我们航空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攻关指明了方向,也让我愈发感受到科技创新是时代赋予航空人的历史重任。我将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团队一起坚守科研攻关主阵地,让航空工业特种所更多高质量的产品随战鹰飞越祖国大地海疆。

航空工业综合所曾江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科技工作者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新时代赋予标准化工作者的重任是直面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研生产环境,完成标准生态的创新与重塑。我们应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构建满足新时代要求的机器可读、可执行、可解释的数字化、智能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创建、管理、交付和使用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变革,助力飞机制造业科研生产体系数字化转型升级。

航空工业凯天张鹏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深受振奋与鼓舞。都说创新难,我认为创新的难点在于突破原来的认知惯性。航空科技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作为航空机载设备科研人员,我们要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用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定力,分析问题、刨根问底、找到本质,带领团队寻找科研突破口,为新时代航空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page]

·

航空工业气动院杨希明

空气动力学是飞行器研制的“先行官”,风洞是飞行器的“摇篮”,我国空气动力学基础技术与西方航空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空气动力技术发展更应加强、加快前瞻性、颠覆性、基础性技术的创新工作,走在型号创新研制的前列,实现由“型号牵引”到“牵引型号”的转变,有力支撑我国武器装备型号创新发展。作为航空工业气动院的一员,我将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坚持与时俱进、坚韧不拔、锐意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肩负起“领头雁”的重任,积极投入到空气动力学技术创新的工作中去,为我国航空科技发展添砖加瓦,为我国实现强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航空工业档案馆龙瀛翰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航空工业档案工作指明前进方向。历史证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是由一场场攻坚战组成的,而科技档案事业则肩负着“打扫战场、收好果子”的重要使命。过去,我们存在较大差距。如今,航空工业档案工作以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档案资源成套、成体系进馆为抓手,探索出战略性档案资源整合的方法和路径,档案资源正在发挥独特价值。未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面向科技创新前沿,全面发挥档案资源体系优势,努力在航空工业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新型创新联合体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周勇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吹响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们应紧扣航空工业整体发展战略,立足中航资本金控平台,精进专业领域、精准客户服务、精巧协同路径、精益金融科技赋能、精致员工美好生活,开放融合、协调发展,坚守航空基因、聚焦航空主业、突出航空产业特色,打造国内一流的产业金融综合租赁服务品牌,让航空产业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新动能。

金航数码梁子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同时,提出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工业软件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软件定义了未来的制造,我国要实现制造强国,必须在工业软件领域发力,而目前,我国工业软件特别是高端工业软件大量依靠进口,不利于制造业升级和安全发展。工业软件当前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就是突破高端工业软件的关键核心技术,如:核心算法、软件平台架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型软件工程技术、信创适配技术等。

航空工业宏远翟江波

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建设科技强国的“动员令”。航空工业宏远作为大型航空锻铸件科研生产企业,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坚定走自主研发道路,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科学培养人才,推进技术创新布局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构建企业发展新生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行业龙头作用。

航空工业一飞院张志楠

习近平总书记5月28日在两院院士、科协大会上的讲话,犹如一针强心剂,注入到了航空科研工作者的内心,不禁让我们热血沸腾。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从航空大国走向航空强国之路也绝非坦途,唯有坚持不懈的创新才能打赢型号核心技术的攻坚战。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更要勇于跳出舒适圈,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解决最紧迫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不平凡!

航空工业新航民机耿硕

近些年,航空工业新航民机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存在不少难题。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航空事业科技工作者,面对国家的需求,我将努力加强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研发出更高要求的产品,将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牢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为我国的民用航空事业的自主研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