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

2017-10-26 14:47 中国航空报 孙梦垚,张丽娟

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三步走战略目标稳步推进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部署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其中今年7月份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到2025年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将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该规划明确提出了时间节点和量化指标,可以看到我国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是坚决而明确的。

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成立大会上强调,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革新瞬息万变,市场竞争尤为激烈,抢占产业制高点,需要付出更多艰苦努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在加快产业培育、打造创新示范、强化环境支撑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对于联盟下一步工作,林念修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全力支撑政府决策;二是聚力推动创新发展;三是助力实现协同共享;四是合力拓展产业空间;五是努力形成品牌效应。

据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介绍,规划的落实工作正有序推进。未来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创新等平台,降低创业创新的技术门槛,促进重大项目研发成果的扩散和转移应用,“我们初步考虑将依托百度、阿里、腾讯和科大讯飞在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言等技术方向上,试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创新平台,这几家企业是第一批的试点。还在布局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包括建立国际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等基地,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推广应用。”

对于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市场和产业化发展,新任理事长潘云鹤院士表示:“联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搭建人工智能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链,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据了解,产业发展联盟将聚焦重点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制造、健康医疗、生活服务、城市治理等场景的应用,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与水平。同时,还将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促进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和资源的积累与转换,搭建展示、宣传和交流的平台,打造优良产业生态。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与国家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是对此前各个战略规划文件的具体落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加快创新驱动,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机遇,抢占先机;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今年7月2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战略态势、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资源配置、保障设施、组织实施等各个层面阐述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是人工智能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从国际环境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越来越认同人工智能将带来下一次产业革命,并纷纷出台相应的人工智能战略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属于中长期战略布局文件,顺应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是我国在此次产业浪潮中的顶层设计。据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介绍,中央财政资金累计投入大概10亿元开展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攻关以及成果应用推广等相关工作。

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2017年春运中首次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辅助检票,大大提高了春运检票效率;4月份百度推出阿波罗计划,为自动驾驶产业提供一套完整的软硬件和服务体系;8月份寒武纪科技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首个独角兽初创公司。工信部副部长罗文表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联盟要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和行业纽带作用,搭建起我国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平台。”

责任编辑: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