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公务与通用航空年度十大新闻评选于3月16日正式揭晓。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今日民航》杂志社主办,是目前中国公务与通用航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评选活动。

本届公务与通用航空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聚焦于2020年度具有示范引领和破局带动作用的新闻事件,其中,“全国通航企业主动请缨,积极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信息技术平台助力通航抗疫成为新亮点”“我国300架通用航空器已安装北斗系统,2025年底实现北斗系统在通航全面应用”“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青岛成功实现海上首飞”等10条新闻入选2020年度通用航空十大新闻。
2020年度通用航空十大新闻重磅发布


编辑点评:通航力量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亮点频现和大有作为,充分体现了我国通航企业和通航人的职责担当和家国情怀,更是民航各单位凝心聚力、协调保障的成果;信息技术更在通航抗疫中大展身手,成为通航抗疫的“新助力”。经此一“疫”,未来通航在我国应急救援中将持续发挥的巨大作用不应忽视,通过构建互联网+通航应急救援的国家级信息平台,形成应急救援相关各方实时信息共享,将成为我国应急救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点评:按民航局的路线图,仅需5年时间,我国将全面实现北斗系统在通用航空定位、导航与监视等方面的应用,通航飞行将真正实现“看得见、连得上”——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中,通航已经走在运输航空前列。未来北斗系统在通航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一改目前大多数通用航空器导航和通讯手段不能够完全实现对通航飞行活动的远程实时监控的现状,将在技术层面极大提高我国通航高质量发展的实力。
TOP 3.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青岛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2020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飞行试验任务,型号研制取得重大进展,为下一步飞机进行海上试飞科目训练及验证飞机相关性能奠定了基础。

编辑点评:作为国产“三个大飞机”之一,AG600具备水陆两栖起降、低空低速飞行、装载量大等特性,未来可广泛地应用于消防救火、海洋环境监测、抢险救灾、海上运输、海上搜救、资源勘查等民用领域,并将在我国守护海疆平安、维护领海主权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此次AG600的海上首飞是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编辑点评:本次交通部对《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最新修订,是继2018年11月和2019年11月两次部分修订后的第三次全面修订。最受业内关注的内容包括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重新分类、降低非载客类的民用航空器数量要求、取消通航企业年检制度、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简化经营许可申请、降低企业经营制度性成本、扶持无人机新业态发展等。本次最新修订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解决了通航领域“过度监管”等问题,此举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通用航空市场活力,极大促进通用航空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四届中国公务与通用航空年度十大新闻评选于3月16日正式揭晓。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今日民航》杂志社主办,是目前中国公务与通用航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评选活动。

本届公务与通用航空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聚焦于2020年度具有示范引领和破局带动作用的新闻事件,其中,“全国通航企业主动请缨,积极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信息技术平台助力通航抗疫成为新亮点”“我国300架通用航空器已安装北斗系统,2025年底实现北斗系统在通航全面应用”“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青岛成功实现海上首飞”等10条新闻入选2020年度通用航空十大新闻。
2020年度通用航空十大新闻重磅发布


编辑点评:通航力量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亮点频现和大有作为,充分体现了我国通航企业和通航人的职责担当和家国情怀,更是民航各单位凝心聚力、协调保障的成果;信息技术更在通航抗疫中大展身手,成为通航抗疫的“新助力”。经此一“疫”,未来通航在我国应急救援中将持续发挥的巨大作用不应忽视,通过构建互联网+通航应急救援的国家级信息平台,形成应急救援相关各方实时信息共享,将成为我国应急救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点评:按民航局的路线图,仅需5年时间,我国将全面实现北斗系统在通用航空定位、导航与监视等方面的应用,通航飞行将真正实现“看得见、连得上”——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中,通航已经走在运输航空前列。未来北斗系统在通航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一改目前大多数通用航空器导航和通讯手段不能够完全实现对通航飞行活动的远程实时监控的现状,将在技术层面极大提高我国通航高质量发展的实力。
TOP 3.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青岛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2020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飞行试验任务,型号研制取得重大进展,为下一步飞机进行海上试飞科目训练及验证飞机相关性能奠定了基础。

编辑点评:作为国产“三个大飞机”之一,AG600具备水陆两栖起降、低空低速飞行、装载量大等特性,未来可广泛地应用于消防救火、海洋环境监测、抢险救灾、海上运输、海上搜救、资源勘查等民用领域,并将在我国守护海疆平安、维护领海主权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此次AG600的海上首飞是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编辑点评:本次交通部对《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最新修订,是继2018年11月和2019年11月两次部分修订后的第三次全面修订。最受业内关注的内容包括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重新分类、降低非载客类的民用航空器数量要求、取消通航企业年检制度、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简化经营许可申请、降低企业经营制度性成本、扶持无人机新业态发展等。本次最新修订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解决了通航领域“过度监管”等问题,此举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通用航空市场活力,极大促进通用航空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点评: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具有发展“通航+旅游”的良好市场基础。过去通航飞行计划审批之繁琐复杂,经常要经过军民航不同层级,涉及多个部门,如今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全国率先建设完成首个覆盖省级区域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和首个军民航双认证的通航飞行服务站,填补了国家空白,实现了海南低空管控有序,“当天申报当前起飞”,甚至可以实现一个申报电话,飞机立即起飞,海南的通航市场未来可期,通航也必将成为海南旅游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编辑点评:湖南获批全国首个全域低空开放试点,充分体现了湖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此次的湖南试点将建立灵活转换的空域使用机制,构建纵横贯通、全省成网的“干、支、通”无障碍串飞航路航线网络,探索建立低空目视飞行规则,是地方政府提前抓住了“十四五”通航发展的历史新机遇,也将对未来更大区域的低空空域开放具有积极示范作用。当湖南通航按下“加速键”,颇有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之势。


编辑点评:此次南航通航实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3年行动计划的实际行动,也是民航局“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的具体体现。南航通航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战略要冲,业务范围辐射全国各区域。作为我国通用航空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南航通航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以海南自贸港、长三角经济带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建设为契机,如何发挥混改的优势,打造出通航新的生态圈,值得期待。


编辑点评: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其中空中物流将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此次亿航获颁物流试运行许可,充分说明中国科技企业在该领域在全球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随着物流运行数据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国民航局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AAV)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并为世界各国监管机构共同探索和建立一个包容、开放、可持续发展的空中交通监管环境贡献一份中国力量。


编辑点评:通用航空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有效途径。随着通用航空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国计民生领域,通用航空交通功能、公共服务和新消费功能将越来越得到重视。作为民航两翼之一的通用航空,在航空医疗救援、短途运输、低空旅游、飞行体验等领域蕴藏着大量投资机会,值得社会资本的更多关注。民营资本将怎样分享 “万亿级”的通航蛋糕?万丰与莱西的尝试值得期待。


编辑点评:电动飞行器已经成为一个想象力极大的概念。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赛道上,除了传统航空巨头波音、空客和异军突起的众多科技公司外,已有奥迪、通用、丰田、现代等车企巨头玩家云集,都是看中电动飞行器在未来将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新交通工具。作为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迈入电动飞行汽车领域,是否预示飞行汽车将成为下一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飞行汽车,又是否将成为新一轮资本投资的群雄逐鹿之地?(部分来源:今日民航I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