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扮商人专偷行李调包 高端人士成盗窃对象
2013-05-06 11:18 《生活报》 石卉
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公安局、哈市多区法院了解到,近两年,飞机上盗窃案持续增长,两年间成翻倍增长的趋势。机上盗窃已经不是简单的偷盗,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团伙犯罪。旅客在乘机出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保管好自己的财物,莫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发案:
电脑包中两万元
不翼飞
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随着乘机旅客越来越多,飞机上盗窃案持续增长。
日前,从上海飞来哈尔滨的一趟航班落地时,一名旅客发现其放在座位上方行李架上电脑包中两万元人民币不见了。机组人员迅速报警,哈尔滨机场公安局接警后及时赶到现场,民警发现飞机上的一名旅客随身携带两张身份证,具有作案嫌疑。随后,民警在其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发现了事主被盗的两万元人民币。同时在后排的一名旅客夏某也发现其放在座位上方行李架上一黑色背包内6000多元人民币也被盗取出来,丢弃在行李架中。
办案民警将可疑旅客带回了派出所,经查其真实身份为郭某。郭某供述,在老家看到同乡因在飞机上盗窃发了财,于是也加入这个行列。他用假身份证购买了上海到哈尔滨的机票,飞机起飞后十几分钟,他从机舱前排走到后排,假装整理自己的行李,将别人电脑包内的两万元人民币和银行卡掏出。同时看到后排旅客夏某在打瞌睡,顺势将其座位上方行李架上一黑色背包内的6000多元也盗取出来。
手段:瞄准
高端人士“调包”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飞机大盗一般选择中短程航线。原因在于,中短程航线票价低,实施盗窃的经济成本也就相对降低。其次,中短程航线时间短,实施盗窃的风险成本也会降低,窃贼通常认为,飞行时间越长,旅客失窃后越容易发现。此外,在中短程航线上,单独出行的旅客居多,实施盗窃的成功率高。
据哈尔滨机场公安局工作人员介绍,一般窃贼都是先上飞机,观察高端人士携带的行李。等起飞后,窃贼走近“目标”,假装翻动自己的行李,顺势将其行李打开,实施盗窃。为掩人耳目,他们经常“调包”,在外表上看,旅客很难看出自己的财物丢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